出处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0,共10页
Art of Music(Journal of the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同被引文献6
-
1蒙培元.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J].哲学研究,1988(7):53-60. 被引量:69
-
2吴玉芬.颠覆与缺失——“低龄化写作”现象文化内涵之探讨[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7,9(3):67-69. 被引量:1
-
3李扬.唐代音乐诗综论[J]晋阳学刊,1999(03).
-
4汤书昆.东方审美至境——“通感”再阐释[J]江海学刊,1998(05).
-
5刘焕成.从文艺心理学角度谈声乐艺术的民族性问题[J].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1996(4):29-34. 被引量:4
-
6贾颖颖,王茹,陈林.空间/情节——试论中国古代文人笔下的传统建筑空间设计[J].华中建筑,2013,31(3):127-12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9
-
1施咏.音乐民族审美心理的稳定性与变异性[J].中国音乐,2008(1):140-146. 被引量:8
-
2施咏.中国音乐审美中的味觉通感[J].中国音乐,2008(3):60-63. 被引量:6
-
3雷淑娟.先秦通感修辞探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5.
-
4马千.声之有味:通感释例考略[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10(6):134-136. 被引量:1
-
5叶千,吴彪.谈通感在音乐中的运用[J].大舞台,2011(4):54-56. 被引量:1
-
6黄红纲.声乐教学中应注重的几个问题[J].韶关学院学报,2011,32(7):180-183. 被引量:2
-
7罗凌.能否“用美术化、文学化方式”理解音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3):146-150. 被引量:4
-
8张蕾.“通感审美效应”在音乐欣赏中的现象[J].大舞台,2012(4):66-67. 被引量:1
-
9买买提.沙迪克.音乐在中国传统审美中的地位[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114-116.
-
10张琳.音乐融入美术教育教学的创新型探索[J].湖南社会科学,2013(A01):277-278.
-
1西堃.错乱[J].延河,2010(5):12-17.
-
2顾倾城.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组章)[J].青年文学,2012(5):94-96.
-
3王骞.论温词女性描写的新变与影响[J].长江学术,2011(3):170-172.
-
4魏宏灿.《淮南子》的音乐审美意识[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3-56. 被引量:2
-
5王虎林.贝多芬的灵魂[J].大家故事(侦探推理),2007,0(11):1-1.
-
6贝多芬的灵魂[J].商周刊,2005,0(Z2):49-49.
-
7虎林.贝多芬的灵魂[J].科海故事博览,2008,0(2):4-4.
-
8朴胜吉.谈情说美——浅析音乐之美[J].时代文学,2009(6):190-190.
-
9柳雯.一曲琵琶无限思[J].新高考(语文备考),2008,0(Z1):20-20.
-
10张丽丽.浅议英诗的欣赏及内涵[J].山花(下半月),2009(12):161-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