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9-45,73,共8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78
-
1高力克.福泽谕吉与梁启超近代化思想比较[J].历史研究,1992(2):163-173. 被引量:5
-
2姜铎.慈禧与洋务运动[J].历史研究,1991(4):42-54. 被引量:4
-
3丁日初,杜恂诚.十九世纪中日资本主义现代化成败原因浅析[J].历史研究,1983(1):37-53. 被引量:5
-
4徐新吾.中国和日本棉纺织业资本主义萌芽的比较研究[J].历史研究,1981(6):69-80. 被引量:3
-
5黄逸蜂,姜铎.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在经济发展上的比较[J].历史研究,1963(1):27-47. 被引量:6
-
6孙洪波.军事对比:中日甲午陆战清军败因探略[J].社会科学辑刊,1999(1):108-111. 被引量:2
-
7黄培坤.试论上古文化传统对儒学形成的影响[J].求索,1998(1):74-79. 被引量:2
-
8辛欣.甲午战前中日留学教育之比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1(4):75-78. 被引量:4
-
9李甦平.阳明心学、石门心学、霞谷心学的比较[J].孔子研究,1999(2):91-99. 被引量:3
-
10严鋕钰.日本下级武士改革派与太平天国领导人对外关系之比较[J].史林,1995(3):47-5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6
-
1李甦平.儒学日本化是这样完成的——评吴震的《东亚儒学问题新探》[J].日本学研究,2021(1):205-212.
-
2刘娜.朝鲜古典小说《许生传》中的社会经济现象[J].长城,2012(12):64-65.
-
3杨妍.从《章鱼》看美国精神的迷惘与伤感[J].长城,2012(12):66-67. 被引量:1
-
4李少军.近代中日比较研究综述[J].近代史研究,2001(4):261-301. 被引量:6
-
5谢海金,李良松.日本儒医贝原益轩的养生观[J].中医药导报,2022,28(5):7-12. 被引量:1
-
6谢海金,李良松.中医养生智慧对日本《养生训》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22,28(11):1-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0
-
1佟德庆,张秋雷.国家超强干预与中国社会的循环渐进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5(3):92-94.
-
2樊一发,郝士宏.近代中日两国应对全球化战略的比较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11):135-139.
-
3黄尊严.近代初期中、日所受“外压”比较研究[J].北方论丛,2011(6):103-106. 被引量:1
-
4俞秀红.基于不同时期三部小说的美国梦研究[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3(10):119-120.
-
5梁雯娟.清末新政与明治维新时期普及义务教育之比较[J].文教资料,2014(17):74-76.
-
6王涛.明治维新是一场突变吗?——兼谈洋务运动的失败[J].兰州学刊,2018,0(6):89-97. 被引量:2
-
7谢海金,李良松.中医养生智慧对日本《养生训》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22,28(11):1-5. 被引量:2
-
8王列,吕晓东,王斌,于嘉祥,胡哲,马俊杰,王鹰,卞镝.中医之“固”的老年养生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25(12):166-169.
-
9周婷婷.中日近代文学的主题走向及其原因[J].普洱学院学报,2015,31(2):50-52.
-
10于欣,陈露.日本针灸的发展成就与特色研究[J].中医学,2023,12(9):2527-2532.
-
1葛荣晋.论中国实学[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5,27(5):76-81. 被引量:6
-
2刘晓华.中国实学思想史研究的丰硕成果──《中国实学思想史》读后[J].船山学刊,1997(1):111-115.
-
3大河.“〔澳门03〕中国实学研讨会”综述[J].孔子研究,2003(6):120-122.
-
4何佑森.明末清初的实学[J].孔子研究,1993(2):108-114.
-
5牛国锋.臻于至善 工德厚生[J].现代企业,2011(1):59-59.
-
6董根洪.传统生生观——中国人的生存智慧[J].浙江社会科学,2015(4):97-102. 被引量:8
-
7葛荣晋.关于中国实学历史定位的理论思考[J].学术界,2006(5):34-45. 被引量:3
-
8于树贵.张居正经世实学思想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34(6):5-7. 被引量:3
-
9姜日天.实学与东亚社会───评《中国·日本·朝鲜实学比较》[J].哲学动态,1996(12):33-34.
-
10胡勇.林罗山的易学观[J].周易研究,2009(1):55-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