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郯庐中南段及其邻近地区晚中生代富钾岩浆作用强烈,并发育一系列与之有关的金(铜)矿床。系统的40Ar-39Ar定年结果表明,区内富钾火山岩主要形成于早白垩世。这套岩石的主体可归为钾玄岩系,地球化学上,具有富碱、富钾、贫钛,氧化系数较高,富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贫高场强元素等特点,并具有较高的ISr值和明显偏低的?Nd(t)值。元素-同位素的综合示踪显示这套岩石主要起源于富集型地幔的部分熔融。区内与富钾岩浆作用有关的金(铜)矿床可归为岩浆热液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2大类,后者又可进一步区分为碲-金型、石英-冰长石型和石英-锰菱铁矿型3种型式。根据对富钾岩浆与金(铜)成矿关系研究资料的系统总结,表明富钾岩浆体系富挥发组分(如H2O、CO2、SO2,特别是F和Cl)及氧逸度较高可能是制约金(铜)成矿的2个主要有利因素。
出处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11-214,共4页
Mineral Deposit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9872028)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