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拓展
出处
《新东方》
1997年第5期8-8,共1页
The New Orient
-
1周作芳.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5-10.
-
2解民.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J].广东社会科学,1997(6):52-56.
-
3唐永春.苏联法学对中国法学消极影响的深层原因——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出发所作的分析[J].法学研究,2002,24(2):148-160. 被引量:35
-
4夏银平.试论“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契合[J].理论月刊,2003(11):3-5. 被引量:1
-
5徐浩然.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J].理论与现代化,1990(9):26-30.
-
6剑阳.社会经济形态的稳定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997(6):7-8.
-
7徐学庆.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J].学习论坛,1995,11(4):28-30.
-
8额尔敦扎布.三个主义学脉渊承新论[J].前沿,1999(1):9-15.
-
9郑祖铤.马克思近代东方社会理论及其形成的历史[J].求索,1993(4):102-107.
-
10于金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历史影响[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1):104-108.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