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7-79,共3页
Music Research
共引文献74
-
1胡炜光,肖珺.课程思政教育与高校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内容及实践的融合探究——以重庆民歌为例[J].音乐教育与创作,2024(1):21-25. 被引量:1
-
2蔡威.云南元江哈尼族劳动歌研究[J].民族音乐,2023(1):50-53. 被引量:1
-
3肖志丹,赵书峰.作为展演的族群文化记忆——广东乳源过山瑶“拜盘王”仪式音声考察研究[J].北方音乐,2022(4):130-142.
-
4滕祯.论民族音乐学文化本位模式分析法与申克音乐分析法之间的联系及其运用[J].音乐研究,2008(2):26-39. 被引量:13
-
5杨民康.“音声”:认知与释义--对音乐民族志研究中认知人类学及阐释学方法的读解[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1):154-166. 被引量:16
-
6赵宴会.苏北赵庄唢呐班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2):29-35. 被引量:17
-
7樊祖荫,赵晓楠.20世纪的汉族民歌研究(三)[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4):90-97. 被引量:8
-
8苏文婷.“核腔”理论实践应用分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24(4):62-64. 被引量:10
-
9陈开颖.两情三态:从结构、核腔、音势解读西北民歌凄凉美的情绪情感——兼及音势分析效度评估[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28(1):28-34. 被引量:5
-
10胡晓东.织字法在民间乐种中的应用研究--以赣中南窑头打八仙仪式音乐为例[J].中国音乐学,2009(2):40-45.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43
-
1滕祯.论民族音乐学文化本位模式分析法与申克音乐分析法之间的联系及其运用[J].音乐研究,2008(2):26-39. 被引量:13
-
2杨民康.“音声”:认知与释义--对音乐民族志研究中认知人类学及阐释学方法的读解[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1):154-166. 被引量:16
-
3吴红非.漫谈苏州弹词开篇的核心音调[J].中国音乐,2002(3):34-36. 被引量:5
-
4蒲亨强.论民歌的基础结构——核腔[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2):42-46. 被引量:75
-
5施王伟.“核腔”两问题─—与蒲亨强先生商讨[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3):94-96. 被引量:6
-
6蒲亨强.苗瑶畲三族民歌音调之比较[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0(1):12-17. 被引量:18
-
7李成渝.评“主宰音程关系”[J].中国音乐学,1993(1):117-121. 被引量:8
-
8杨顺适.鄂西北山地唢呐锣鼓曲“打调子”[J].中国音乐,1988(2):79-80. 被引量:4
-
9蒲亨强.苗族婚礼歌[J].中国音乐,1988(1):42-46. 被引量:10
-
10蒲亨强.论核腔对民歌调式的影响[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1(1):17-25. 被引量:2
-
1张竹岩,李亚光.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达斡尔族“哈库麦勒”音乐初探[J].北方音乐,2015,35(13):27-27.
-
2赵琳.浅析黑龙江省达斡尔族民间音乐的表演形式及文化传承[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5,0(10):141-141.
-
3朱艳彬.听民族音乐家杨士清讲达斡尔族民歌[J].艺术评鉴,2016,0(16):80-82.
-
4朱艳彬,王冰冰.谈达斡尔族民歌在声乐教学中的融入[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18):216-217.
-
5张思媛.王中山古筝音乐创作的和声进行分析[J].音乐创作,2017,0(3):104-106.
-
6孔庆浩.试论曲式思维的逻辑化特征[J].甘肃高师学报,1998,2(2):37-39. 被引量:2
-
7杜萌若.二王书派流别论[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1(5):30-33.
-
8张宇斌.舞蹈别论-心之舞[J].北方文学(中),2012(5):79-79.
-
9李长荣.新兴艺术创新说——王庆斌专著《影视论语——影视别论》代序[J].戏剧之家,2012(11):4-4.
-
10王一鸣.达斡尔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及演唱技巧分析[J].北方音乐,2015,35(12).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