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识难题:法律商谈的经验之维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次一、共识匮乏与争议案件二、'寻求共识'与'诉诸强制'的二元命题——以冲突的社会控制为分析线索(一)爱斯基摩人的例子(二)伊富高人的例子(三)基奥瓦人的例子(四)切依因纳人的例子(五)阿散蒂人的例子(六)小结三、何种共识?何者之共识?——裁判可接受性命题在当代中国之展开(一)裁判可接受性命题的公众之维(二)裁判可接受性命题的当事人之维四、共识何以可能:方向及路径五。
作者
陈洪杰
机构地区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出处
《交大法学》
2013年第3期112-129,共18页
SJTU Law Review
关键词
冲突
社会控制
公共决策
权力
交往视角
分类号
D926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5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350
同被引文献
11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14
1
陈洪杰.
论法律解释学视角内外的确定性命题[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30(2):30-39.
被引量:10
2
陈洪杰.
从程序正义到摆平“正义”:法官的多重角色分析[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17(2):28-39.
被引量:30
3
陈伟.
司法确定性的寻求——析哈贝马斯的“程序确定性”理论[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29(1):42-46.
被引量:11
4
陈洪杰.
论法律续造的方法[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28(6):20-28.
被引量:21
5
刘翀.
现实主义法学的批判与建构[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27(5):13-21.
被引量:28
6
陈洪杰.
方向性错误:司法改革的围城之惑[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4):26-32.
被引量:12
7
陈景辉.
裁判可接受性概念之反省[J]
.法学研究,2009,31(4):3-17.
被引量:71
8
何海波.
何以合法? 对“二奶继承案”的追问[J]
.中外法学,2009,21(3):438-456.
被引量:57
9
郑永流.
道德立场与法律技术——中德情妇遗嘱案的比较和评析[J]
.中国法学,2008(4):179-189.
被引量:73
10
雷磊.
法律论证何以可能?--与桑本谦先生商榷法律论证理论的基本问题[J]
.政法论坛,2008,26(4):138-146.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335
1
刘晴辉.
对人民陪审制运行过程的考察[J]
.北大法律评论,2007,8(1):15-38.
被引量:25
2
金锦萍.
当赠与(遗赠)遭遇婚外同居的时候:公序良俗与制度协调[J]
.北大法律评论,2004,5(1):287-314.
被引量:27
3
鲁楠,陆宇峰.
卢曼社会系统论视野中的法律自治[J]
.清华法学,2008,2(2):54-73.
被引量:75
4
苏力.
崇山峻岭中的中国法治——从电影《马背上的法庭》透视[J]
.清华法学,2008,2(3):7-13.
被引量:57
5
徐显明.
司法改革二十题[J]
.法学,1999(9):4-8.
被引量:150
6
刘星.
法律解释中的大众话语与精英话语——法律现代性引出的一个问题[J]
.比较法研究,1998,12(1):33-36.
被引量:42
7
强世功.
“法律不入之地”的民事调解——一起“依法收贷”案的再分析[J]
.比较法研究,1998,12(3):47-59.
被引量:47
8
李浩.
论法院调解中程序法与实体法约束的双重软化──兼析民事诉讼中偏重调解与严肃执法的矛盾[J]
.法学评论,1996,14(4):11-16.
被引量:83
9
季卫东.
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J]
.中国社会科学,1993(1):83-103.
被引量:746
10
李浩.
民事审判中的调审分离[J]
.法学研究,1996,18(4):57-68.
被引量:267
共引文献
350
1
陈洪杰.
论公正司法的治理逻辑与信任机制[J]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20(2):205-222.
被引量:2
2
陈洪杰.
“政法”传统的组织生成及转型——基于“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关系叙事[J]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20(1):159-183.
被引量:1
3
韩振文.
智能时代法官预判确定性的功用、契机及其困境[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23,38(2):73-85.
被引量:1
4
冯曦.
交易成本最小化原则及其司法适用[J]
.制度经济学研究,2019(3):217-236.
5
陈洪杰.
法治如何实践——关于“法律人之治”的法哲学追问[J]
.现代法治研究,2019(3):1-20.
被引量:2
6
宋伟霞.
刑事司法领域的逻辑正义与直觉正义[J]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5):42-47.
7
王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司法裁判中的定位与双重关系[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3,29(5):5-21.
被引量:3
8
韦冉,曹磊.
法律漏洞补充规则及其拟制[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2(6):28-38.
被引量:3
9
陈洪杰.
司法认同的期望象征 反思“无偏倚性”程序策略[J]
.中外法学,2022,34(3):744-763.
被引量:3
10
肖建飞.
人民法庭巡回审判如何回应农牧区司法需求——对新疆阿勒泰AH法庭日常个案的考察[J]
.民间法,2021(2):318-338.
同被引文献
116
1
罗伯中,陈妤迪.
论艾利斯·杨的差异政治学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定位问题[J]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2021(1):89-105.
被引量:2
2
赵秉志.
对“严打”中几个法律关系的思考[J]
.人民检察,2001(9):24-26.
被引量:11
3
黄卉.
论法学通说(又名:法条主义者宣言)[J]
.北大法律评论,2011,12(2):334-382.
被引量:67
4
苏力.
崇山峻岭中的中国法治——从电影《马背上的法庭》透视[J]
.清华法学,2008,2(3):7-13.
被引量:57
5
宫志刚.
邓小平“严打”思想研究[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4(5):49-53.
被引量:2
6
马锡五.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陕甘宁边区的人民司法工作[J]
.法学研究,1955(1):7-14.
被引量:84
7
雷经天传[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4(2):71-82.
被引量:6
8
晁秀棠.
法律效果及其研究和测定方法[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2,14(5):19-24.
被引量:3
9
黄洪.
“严打”斗争中需要研究的十个问题[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7(6):28-31.
被引量:1
10
刘学在.
台湾民事诉讼中合意选择法官制度透视[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12(4):90-96.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4
1
陈洪杰.
司法认同的期望象征 反思“无偏倚性”程序策略[J]
.中外法学,2022,34(3):744-763.
被引量:3
2
谭世贵,谢澍.
论司法信息公开的多元化价值及其实现[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6(5):113-120.
被引量:3
3
马荣春.
司法政策变迁中的刑事司法[J]
.法治现代化研究,2017,1(5):138-151.
被引量:5
4
陈洪杰.
矫正的正义:司法认同的公共性象征[J]
.东方学刊,2023(3):61-78.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倪春乐,陈博文.
刑事司法中运动式治理的历史观察[J]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23(1):42-53.
被引量:2
2
宋灵珊,刘方权.
法律原则适用:方法论之对话——重访“泸州遗赠案”[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5,0(4):7-12.
3
刘华.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的检察官主导作用[J]
.法治现代化研究,2020,0(1):3-15.
被引量:3
4
帅奕男.
人工智能辅助司法裁判的现实可能与必要限度[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01-110.
被引量:23
5
公丕潜,周航宇.
司法公开的沟通理性之维--基于H省法院系统开展“公众开放日”的个案研究[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5):124-131.
6
相庆梅,李文超.
互联网环境下的司法公开:挑战与反思[J]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22,34(4):1-9.
被引量:3
7
来宇,姜保忠.
检警协作的实践展开:以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为例[J]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22,35(5):73-80.
8
陈洪杰.
偶在的正义--系统选择视角下的“同案同判”[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125-136.
被引量:3
9
黄秋雨.
人工智能在辩护律师证据推理中的辅助性应用[J]
.研究生法学,2023,38(3):43-54.
被引量:1
10
陈洪杰.
符号的正义--司法场域的象征、想象与认同[J]
.克拉玛依学刊,2024,14(1):69-78.
1
陈文曲.
我国当事人陈述制度化——以法律商谈为视角[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5):145-150.
被引量:3
2
乔新生.
民意的两面性解析[J]
.人民论坛,2009(17):44-44.
被引量:1
3
罗伯特·劳伦斯·库恩.
渐入角色——1990—1991年“稳定压倒一切”[J]
.经理人内参,2005(9):26-31.
4
姜晓杰.
论影响裁判可接受性的因素[J]
.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1(9):97-97.
5
张奎.
法律商谈:实现司法实质合理性的重要途径[J]
.兰州学刊,2014(10):103-106.
6
陈景辉.
裁判可接受性概念之反省[J]
.法学研究,2009,31(4):3-17.
被引量:71
7
谢小瑶,赵冬.
裁判可接受性的“理想”与“现实”——源于听众理论的启示[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3(1):169-180.
被引量:6
8
王忠桥,于成学.
基于交往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阐释[J]
.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9(11):10-12.
9
王寅.
中美寻求共识 增量也要提质[J]
.中国报道,2015(10):26-27.
10
袁文峰.
从国家决定到法治商谈的律师职业[J]
.惠州学院学报,2015,35(2):25-30.
交大法学
201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