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新青年》中的鲁迅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 ,《新青年》中的鲁迅 ,以其独特的笔致对儒家文化进行了极为淋漓峻急地抨击 ,充分表达了深谙旧世界“黑暗”而又不甘“绝望”的“过来人”的沉郁与幽愤 ;鼓吹思想文化革命锻造国民精神 ,是《新青年》
作者
何玲华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历史学
上海
出处
《求索》
CSSCI
2004年第7期193-195,共3页
Seeker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
鲁迅
儒家文化
国民精神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64
同被引文献
7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鲁迅.《狂人日记》[J].《新青年》,.
2
沈雁冰.《读(呐喊)》[A].严家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二)[C].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2页.
3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M].良友图书出版社,1979年版(影印本)..
4
.《鲁迅全集》第4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14页.
5
唐俟.《我之节烈观》[J].《新青年》,.
6
唐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J].《新青年》,.
7
王士菁.《鲁迅早期五篇论文注译》[M].天津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83、91页.
8
李欧梵.《铁屋里的呐喊》[M].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55页.
9
.《鲁迅全集》第7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1页.
共引文献
64
1
邹进先.
鲁迅与龚自珍[J]
.文学评论,2004(6):34-38.
被引量:5
2
李峰.
鲁迅的文献学成就[J]
.史学史研究,2004(4):42-47.
被引量:4
3
林精华.
写实主义潮流在现代中国如何可能——关于俄国文化对现代中国文学影响问题的研究[J]
.外国文学研究,2005,27(1):92-99.
4
王福湘.
“革命的前驱者”与“精神界之战士”(二)——陈独秀与鲁迅启蒙思想的比较[J]
.鲁迅研究月刊,2005(2):43-54.
被引量:1
5
王福湘.
“革命的前驱者”与“精神界之战士” 陈独秀与鲁迅比较观(一)[J]
.鲁迅研究月刊,2005(1):42-52.
被引量:1
6
杨剑龙.
当代文坛文学批评中的几种偏向[J]
.天津社会科学,2005(3):112-114.
被引量:2
7
陈方竞,穆艳霞.
断裂与承续:“五四”语体变革多元取向辨析[J]
.文学评论,2005(4):139-146.
8
黄发有.
影子批评——新世纪文学批评的独立性危机[J]
.文艺争鸣,2005(5):20-26.
被引量:21
9
李彦东.
文艺报刊还是报刊文学——从早期申报馆的小说刊载说起[J]
.天津社会科学,2005(5):111-115.
10
毕绪龙.
“鲁镇”:鲁迅小说的叙述时空[J]
.鲁迅研究月刊,2005(9):38-43.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78
1
王强.
鲁迅:异端之雄[J]
.鲁迅研究月刊,2004(6):18-25.
被引量:1
2
葛涛.
论《故事新编》与《神曲·天堂篇》[J]
.鲁迅研究月刊,2004(6):79-85.
被引量:2
3
俞灏敏.
关于“文学的自觉”二三题[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3):370-373.
被引量:6
4
景凯旋.
鲁迅:一个反权力的离群者[J]
.书屋,2004(10):62-68.
被引量:3
5
邵建.
胡鲁之间说“宽容”[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4,20(1):54-58.
被引量:1
6
魏韶华.
抑郁艺术精灵──鲁迅与爱德华·蒙克[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6(4):49-53.
被引量:2
7
秦方奇.
《故事新编》与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叙事方式[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4):55-58.
被引量:3
8
崔云伟.
论鲁迅作品中的表现主义版画(木刻)感[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4):59-63.
被引量:5
9
秦方奇.
超越时空的契合——《故事新编》与新历史主义小说[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4):92-95.
被引量:4
10
林辰.
鲁迅传[J]
.鲁迅研究月刊,2004(7):4-1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崔云伟,刘增人.
2004年鲁迅研究综述[J]
.甘肃社会科学,2005(5):128-135.
1
李芳民.
论柳宗元山水诗的个性特征[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8(4):39-45.
被引量:4
2
王文萃.
张爱玲创用的独特性[J]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5(1):108-109.
3
秦银国.
对《人间喜剧》思想底蕴的思考和剖析[J]
.作家,2013,0(06X):125-126.
4
徐艳珠.
幽愤悲凉与深婉纤丽——论辛派词“豪放”之外的两种风格[J]
.阅读与鉴赏(教研),2007(1):62-64.
5
高建新.
论柳宗元山水诗中的悲情[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23(3):60-64.
被引量:3
6
李庆之.
宝黛悲剧构撰的思想底蕴新探[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4(2):43-47.
7
江春萌.
人文主义意识的觉醒及其道学渊源——《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审美追求与思想底蕴探索[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2000(1):74-75.
8
刘久明.
哈代短篇小说创作浅论[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2(1):95-98.
9
何书岚,刘珠凤.
宗教与人心:论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观的思想底蕴[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5,15(11):138-140.
被引量:1
10
彭远利.
《诗经》中弃妇诗所选用的意象[J]
.文学界(理论版),2011(7):195-195.
被引量:1
求索
2004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