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4年第4期243-243,245,共2页
Anhui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参考文献4
1 邹宗峰,凌建勋,林汉生,凌文辁.校园暴力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J] .中国健康教育,2003,19(10):796-797. 被引量:19
2 管晓静.家庭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1):59-61. 被引量:8
3 翁里,吴海霞.校园暴力犯罪的侦防策略研究[J] .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5):52-59. 被引量:6
4 刘晖.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与矫治[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2).
二级参考文献23
1 赖明才.如何加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早期预防及综合治理[J] .现代法学,1998,20(1):93-95. 被引量:2
2 翁里,吴海霞.校园暴力犯罪的侦防策略研究[J] .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5):52-59. 被引量:6
3 高金桂.校园暴力之现况与型态[A]..收录于台湾师范大学所编中小学校园暴力的防治[C].台北市:教育资料馆,1993.68—72.
4 Farell AD, Meyer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a school-based cur-riculum for reducing violence among urban sixth-grade students[J~ .American Jouranl of Public Health, 1997, 87:979 -984.
5 蔡德辉,杨士隆.学生暴力行为之分析与防治对策[J].教师天地,1996.82:9—11.
6 张进城.国中暴力行为学生影响因素之调查研究[J].台湾教育资料文摘,1983,12(2):108—143.
7 刘 晖.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与矫治[J].河南公安学刊,2000,4:56—58.
8 Marshall HH, Weinstein RS. Classroom factors affecting student' self-evaluation: an interactional moldel [ J ] .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84, 54:301 -325.
9 Cotton NU, Resmick J, Browne DC, et al.Agression and fighting behavior among African-American adolescents: individual and family factors [Jl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1994, 84: 618-622.
10 Perry. DG, Perry LC, Boldizar JP. Outcome value and aggression[J] .Child Development, 1989, 60: 571- 579.
共引文献27
1 胡三嫚,张爱卿,贾艳杰,钟华.大学生人际宽恕与报复心理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1):55-57. 被引量:8
2 杨彩霞.校园暴力产生原因探析[J]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4,18(5):14-17. 被引量:8
3 刘振华.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其防治[J] .湖湘论坛,2005,18(4):87-89. 被引量:12
4 邹宗峰,张瑛,齐国隆,邹宇华,张东枚,林汉生,郭广文.广州市505名初中学生认知曲解与暴力倾向的关系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5):373-375. 被引量:5
5 祝晓鹂,金鑫.校园暴力和公共卫生学预防[J] .江苏预防医学,2005,16(2):84-86.
6 瞿晓理,童辉杰.生命教育应重视校园心理危机的研究——苏南某市中学生自杀和暴力风险的调查[J] .上海教育科研,2006(12):24-27. 被引量:5
7 季成叶.预防校园暴力:一项值得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课题[J]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3):193-196. 被引量:63
8 胡艳辉.家庭功能不全与未成年人犯罪研究[J] .湘潮,2007(02X):13-16. 被引量:12
9 金正,陈正平,苏巧荣.大学生攻击性行为与宽恕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5):459-460. 被引量:7
10 杨梅.高校暴力犯罪归因及对策[J] .时代经贸(下旬),2007(07Z):171-172.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29
1 陈明龙.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与社区文化的相关问题研究[J] .青少年研究,2004,4(1):17-18. 被引量:4
2 高桦.被攻击者的性别差异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1997,0(4):26-29. 被引量:19
3 李宏利,宋耀武.青少年攻击行为干预研究的新进展[J] .心理科学,2004,27(4):1005-1009. 被引量:35
4 聂衍刚,郑雪.中学生人格特点和发展现状的研究[J] .心理科学,2004,27(4):1019-1022. 被引量:19
5 查吉德,严标宾.心理学视野中的青少年暴力行为研究[J]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3):11-14. 被引量:4
6 罗春明,黄希庭.宽恕的心理学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2004,12(6):908-915. 被引量:68
7 周浩,龙立荣.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 .心理科学进展,2004,12(6):942-950. 被引量:3723
8 王红姣,卢家楣.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问卷的编制及其调查[J] .心理科学,2004,27(6):1477-1482. 被引量:118
9 荆春霞,王声湧,陈青山,吴赤蓬,刘国宁.广州市中学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原因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22-23. 被引量:34
10 何一粟,李洪玉,冯蕾.中学生攻击性发展特点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2(2):57-63. 被引量:50
引证文献6
1 王莉,张延松.暴力、恐怖影视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J] .电影评介,2007(12):66-67.
2 覃思,梁小冬,戴文灿,吴少芳,朱克京,王声湧.珠海市城区初中生人际间暴力流行病学调查[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24(4):48-51. 被引量:3
3 王晓真.关于青少年犯罪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6):126-126.
4 苏治军.“互联网+”环境下探究有效预防校园暴力的途径和策略[J] .考试周刊,2019,0(13):21-21.
5 全小山.留守初中生情绪表达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J] .长江丛刊,2019,0(33):141-141.
6 姚满团,张娇.初中生宽恕倾向、自我控制能力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J] .职业与健康,2020,36(4):534-53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4
1 覃思.恩施市中学生人际间暴力发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25(3):31-34. 被引量:1
2 罗娅,范奇元.医学新生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相关性研究[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29(2):20-22. 被引量:1
3 胡奥然,王峥,成佩霞,胡国清.中国2005-2015年中小学生性暴力新闻事件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0):1455-1457.
4 夏友奎,李妤宸,彭文波.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与偶像崇拜的关系研究[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4):87-92.
1 吉龙龙.对南京市中学生体育项目态度的影响因素调查——以乒乓球为例[J] .青少年体育,2014(3):116-117.
2 徐倩.高中数学有效课堂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 .高中数理化,2014,0(12):28-28.
3 姚文峰.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2(10):110-112. 被引量:4
4 董建梅,韩伏彬.高师通识课程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调查——与专业课的比较研究[J]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11,27(1):68-70.
5 大学毕业生薪水所关注的焦点[J] .中国青年研究,2009(1):118-118.
6 刘时俊,荆鸿辉.影响高中学生有效学习的因素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2015,0(7):177-178.
7 张军,万星火.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因素调查与探析--以河北省部分高校研究生调查为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2):57-60. 被引量:11
8 汤清梅,陈家定.为早恋学生亮一盏心灯[J] .新课程研究(下旬),2009(10):175-176.
9 李燕妮,张发.地方高校大学生学习动力影响因素调查[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7):118-119. 被引量:3
10 赵苹.结合日常生活对幼儿实施“三生教育”[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2,0(Z1):88-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