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东南学术》
2004年第5期126-128,共3页
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
参考文献3
1 信春鹰.后现代法学:为法治探索未来[J] .中国社会科学,2000(5):59-70. 被引量:141
2 高利红.环境法的价值定位[N]光明日报,2003.
3 (美)波林·罗斯诺(PaulineMarieRosenau)著,张国清.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二级参考文献51
1 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41页
2 佩翠西·威廉姆斯著. The Alcherny of Race and Rights , 1991.
3 Richard Delgado, "Legal Scholarship: Insiders Outsides. Editors", 63 Colo. Law Rev. 1992, p. 717.
4 Richard Delgado and Jean Stetancic, "Critical Race theory: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79 Va. Law Rev. 1993, p. 461.
5 John O. Calmore, "Critical Race Theory , Archie Shepp, and Fire Music: Securing an Authentic Intellectual life in a Multicultural world", 6.5 s. Cal. Law Rev. , 1992, p. 2129.
6 Paul Carrington, "Of law and the river", 34 J. Legal Education, 1984, p. 222.
7 Owen M. Fiss, 35 J. Legal education, 1985.
8 Richard A. Posner, The Problematics of Moral and Legal Theory,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 229.
9 Andreas Huyssen, "Mapping the Postmodern", in Feminism/Postmodernism, pp. 234-236, Linda J. Nicholson ed,, 1990.
10 劳森.《反省性:后现代的困境》.载岛子译.《后现代状况》,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225页.
共引文献140
1 李屹.民事送达的中国难题及其制度回应[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9(2):347-367. 被引量:2
2 李洋.民间规范与地方立法的互动平衡[J] .西南法律评论,2020(1):34-52.
3 杜宴林.当代中国法学人才理论思维的培养[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2,40(4):36-50. 被引量:10
4 匡梅.法治现代化视阈下的“习惯法”与“民间法”之辨——兼论怒族传统规范的现代性转型[J] .北大法律评论,2020(2):214-241.
5 汪习根,桂晓伟.和谐司法六论[J] .长白学刊,2008(1):68-73. 被引量:1
6 夏宏.法哲学与法理学:西方传统哲学语境中的两种法学理论[J] .韶关学院学报,2002,23(2):65-71. 被引量:3
7 张宝营,杨越.后现代法学简论[J]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6,23(6):13-15. 被引量:1
8 代正群.后现代法学视野中的司法正义观[J] .肇庆学院学报,2008,29(6):36-39.
9 熊伟.诠释与反思:法律后现代危机的现代性批判与启示[J] .金陵法律评论,2009(1):149-156. 被引量:2
10 蔡道通.后现代理论及其对中国刑事政策选择的可能意义[J] .法律科学,2004,22(4):39-4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11
1 蔡守秋.环境法学理论的要点和意义[J] .现代法学,2001,23(4):85-95. 被引量:24
2 王康敏.通过“法盲”的治理[J] .北大法律评论,2010,11(1):45-87. 被引量:3
3 汪再祥.“法学方法论生态化”之批判[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9(1):268-277. 被引量:2
4 蔡守秋.环境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论环境法的特点[J] .法学研究,1981,3(3):15-18. 被引量:7
5 蔡守秋.应该提倡环境道德[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1,35(3):42-45. 被引量:4
6 蔡守秋.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环境资源法[J] .现代法学,2002,24(3):45-60. 被引量:16
7 周训芳.“调整论”并没有实现预期的理论目标[J] .东南学术,2004(5):132-133. 被引量:1
8 李爱年.环境保护法不能直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J] .法学评论,2002,20(3):74-78. 被引量:23
9 杨立新,朱呈义.动物法律人格之否定——兼论动物之法律“物格”[J] .法学研究,2004,26(5):86-102. 被引量:171
10 林德宏.环境科学:以人为中心[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6-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10
1 蔡守秋.建设和谐社会、环境友好社会的法学理论——调整论[J] .河北法学,2006,24(10):23-37. 被引量:15
2 陈海嵩.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4):51-56. 被引量:9
3 钟慧.西方自然法思想对中国法学的启示[J] .前沿,2009(3):143-146.
4 腾延娟.关于动物法律主体地位研究综述[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4):64-68. 被引量:1
5 侯佳儒.反思“环境法革命”[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6):32-36. 被引量:1
6 杨凡,罗来象.论中西方法哲学在基本逻辑理路上的差异——对释宪理论研究思路的反思[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10):34-37.
7 于忠龙.环境法学研究范式变革的法哲学思辨——“寄篱后现代”还是“回到马克思”[J] .西部法学评论,2013(3):9-15. 被引量:2
8 王文革.“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法的新发展”研讨会综述[J] .鄱阳湖学刊,2017(6):116-124. 被引量:1
9 屈振辉.对中国环境法学研究方法及方法论若干问题的反思[J] .鄱阳湖学刊,2019(2):70-78.
10 屈振辉,王锐.论西方环境伦理思想对环境法的影响[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20,41(4):20-2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32
1 徐祥民,胡中华.环境法学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J] .法学论坛,2008,23(6):12-17. 被引量:10
2 李长健,王君健,陈志科.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环境保护法律问题探究[J] .时代法学,2009,7(1):51-58. 被引量:22
3 李长健,王君健,陈志科.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保护法律问题探究[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1(1):5-10. 被引量:2
4 李长健,王君健,陈志科.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法律保护问题探讨[J] .岭南学刊,2009(2):72-76. 被引量:2
5 舒旻.概念的确定性、环境法律的实效与学术研究取向——环境法学研究推动中国环境法治进程的现象折射[J] .研究生法学,2009,24(3):26-35. 被引量:1
6 陈海嵩.环境法学方法论的问题划分与实践运用——以“环境权入宪”为例[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3(4):128-132. 被引量:2
7 陈海嵩.环境法学方法论的问题划分与实践运用——以“环境权入宪”为例[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5):47-52. 被引量:7
8 李鑫.环境法法律方法论——一个前提性的研究[J] .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11,6(1):77-81.
9 陈晓景.环境公益诉讼研究的创新探索——兼评《环境公益诉讼研究——以制度建设为中心》[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27(2):117-121. 被引量:1
10 何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法制思考[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10):15-17.
1 黄雀莺.法学理论岂能回避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J] .东南学术,2004(5):138-139.
2 孙国华,张小军.以人为本与法学研究范式[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2(5):39-42. 被引量:3
3 史俊丹.浅谈法学研究中阶级分析方法[J] .魅力中国,2011(5):146-146.
4 秘明杰.质疑“调整论”[J] .东南学术,2004(5):139-140.
5 周珂,梁文婷.中国环境法制建设30年[J] .环境保护,2008,36(21):17-19.
6 王宪民.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及环境部门法独立性之论证[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08(11):82-83. 被引量:1
7 张锐.生态伦理学的若干前沿问题[J] .新华文摘,2010(8):40-41.
8 王海婷,白晓慧.论环境法的调整对象[J] .东方企业文化,2012(B06):208-209.
9 苏云姝.对我国环境权理论研究模式的反思[J] .宜宾学院学报,2005,5(10):66-68.
10 刘明华.生态伦理学与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1(2):34-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