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04年第4期41-42,共2页
Standard & Quality of Light Industry
同被引文献26
-
1解读社保之惑——郑功成教授访谈[J].中国社会保障,2004(7):14-19. 被引量:2
-
2张改英,刘培培,杨永萍.企业社会责任浅议[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4):62-64. 被引量:2
-
3牛建军,张力珂.SA8000标准的中性分析及启示[J].现代企业,2004(6):52-53. 被引量:4
-
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透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上)[J].上海企业,2004(10):20-22. 被引量:3
-
5李宏勃.公司的人权责任[J].人权,2004(5):18-20. 被引量:5
-
6马宇.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劳工标准?[J].南风窗,2004(11X):22-24. 被引量:4
-
7王志民.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思考与建议[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107-111. 被引量:12
-
8张向前.和谐社会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研究[J].经济界,2005(6):53-58. 被引量:18
-
9永增.呼唤企业社会责任[J].中国石油石化,2006(8):78-78. 被引量:1
-
10南文化,范仁庆.论企业社会责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27(12):13-1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30
-
1刘艳.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标准在我国的发展与完善[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5):68-71. 被引量:6
-
2王立君.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构建[J].生产力研究,2009(12):19-20. 被引量:8
-
3尹德斌,宋晓华,吴娅雄.新经济时代视角下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2008(5):98-99. 被引量:4
-
4黄文彦,蓝海林.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之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7(6):129-132. 被引量:14
-
5黄文彦,蓝海林.基于三底线战略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思路[J].商业时代,2006(24):53-54. 被引量:9
-
6毛振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管理新模式:三条底线管理[J].农场经济管理,2007(6):43-44. 被引量:2
-
7张亚红.试论将SA8000纳入到工会维权轨道[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3(6):14-15.
-
8赵丽娟.SA8000对我国劳动立法的影响研究[J].现代商业,2008(6):279-280.
-
9蒋新苗,张程.WTO多边体制的新考验——贸易自由化与劳工权利保护的对立与融合[J].求索,2008(5):149-150. 被引量:1
-
10黎友焕,龚成威.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新进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1):1-15. 被引量:29
-
1曾松玉.民营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J].东方企业文化,2013(13):86-87.
-
2李角奇,王凯明.企业社会责任引导机制的构建[J].党政干部学刊,2015(2):62-65. 被引量:1
-
3崔浩敏,曹利军.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4):182-184. 被引量:1
-
4李双龙.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J].改革与战略,2010,26(10):165-168. 被引量:3
-
5檀传杰.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探析[J].商业时代,2007(19):111-112. 被引量:1
-
6刘鸿斌,邓春.浅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构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6):75-76.
-
7赵丽萍,云霄,杨荣本.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责任会计[J].商业会计,2011(4):56-58. 被引量:2
-
8余峰.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3(2):82-87. 被引量:11
-
9贾怀东.SA8000:是壁垒,还是机会?[J].CO.公司,2004(8):15-15.
-
10吕凤琴.走出去前还得先请进来[J].城市开发,2005(7):59-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