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贝娄作品存在主义思想的来源探析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存在主义是贝娄创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它首先来自贝娄对他那个时代现实的深邃洞察和冷峻思索 ,是对那一“存在主义窘境”的艺术反映。其次 ,它是贝娄接受了某些存在主义哲学家和文学家思想影响的结果。最后 ,犹太文化中特定的历史境遇、悖论特征、精神探寻意识等则是形成这一思想的潜在要素。
作者
邓宏艺
机构地区
聊城大学中文系
出处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99-102,共4页
关键词
贝娄
存在主义
现实
犹太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9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2
参考文献
12
1
[3]刘献彪,等.外国文学手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442.
2
[3](美)巴雷特.非理性的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3
[4]赵乐生生,等.西方现代派文学与艺术[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6.
4
[5](美)马尔科姆@布拉德伯利.美国现代小说论[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2.
5
[7](美)伊哈布@哈桑.当代美国文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
6
郁青.
《雨王汉德森》与《黑暗的心》[J]
.外国文学评论,1997(3):89-94.
被引量:8
7
[11](美)W@考夫曼.存在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8
[12]毛信德.美国20世纪文坛之魂[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4.
9
[13](美)索尔@贝娄.赫索格[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6.
10
[15]转引自刘洪一.走向文化诗学-美国犹太小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共引文献
9
1
王蒙.
亚历山德拉——威拉·凯瑟土地情结的代言人[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6):69-70.
被引量:1
2
王晓兰,王松林.
康拉德在中国:回顾与展望[J]
.外国文学研究,2004,26(5):43-49.
被引量:15
3
殷企平.
《黑暗的心脏》解读中的四个误区[J]
.外国文学评论,2001(2):144-151.
被引量:37
4
刘俊池,张锐.
凯瑟琳爱情悲剧动因解析[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5):22-25.
被引量:1
5
周皓.
找寻诗意的存在——《赫索格》结尾探析[J]
.江淮论坛,2008(5):189-192.
被引量:1
6
王晓春.
克尔兹的“圣杯探索”之旅[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31(11):16-18.
7
金露.
黑白颠倒的世界——《黑暗的心》中的黑与白[J]
.青春岁月,2011,0(8):20-20.
被引量:1
8
臧桂营.
在荒诞世界挣扎后的精神重生[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0(10Z):39-40.
9
李艳叶.
《黑暗的心》象征主义手法探析[J]
.作家,2015,0(4X):118-11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93
1
左金梅.
浅论《洪堡的礼物》的现代主义倾向[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63-67.
被引量:4
2
刘文松.
多种角度看索尔·贝娄--论诺贝尔奖得主索尔·贝娄的几种传记[J]
.译林,2003(3):198-201.
被引量:1
3
王小红.
思想迷惘的赫索格——美国60年代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缩影[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5):23-25.
被引量:5
4
洪洁.
荒诞世界中的价值诉求——索尔·贝娄作品评析[J]
.文艺争鸣,2002(6):73-77.
被引量:3
5
陈榕.
索尔·贝娄《赫索格》:书信技巧的挖掘与创新[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2(1):93-96.
被引量:12
6
宋德伟,胡春萍.
生命的探询与存在的决断──索尔·贝娄小说的现代性意蕴片论[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2(6):84-86.
被引量:7
7
陆凡.
索尔·贝娄小说中的妇女形象[J]
.文史哲,1980(4):38-44.
被引量:7
8
陆凡.
美国当代作家索尔·贝娄[J]
.文史哲,1979(1):64-71.
被引量:6
9
傅少武.
论索尔·贝娄小说的流浪汉形象[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7(2):149-151.
被引量:7
10
胡艺珊.
试论《洪堡的礼物》的存在主义思想[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19(4):76-8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4
1
祝平.
国内索尔·贝娄研究综述[J]
.广西社会科学,2006(5):95-99.
被引量:14
2
宋德伟.
新世纪国内索尔·贝娄研究述评[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6):181-184.
被引量:8
3
周皓.
找寻诗意的存在——《赫索格》结尾探析[J]
.江淮论坛,2008(5):189-192.
被引量:1
4
吴银燕.
向死而生:从海德格尔哲学观探究贝娄《洪堡的礼物》中的死亡意蕴[J]
.理论界,2020(11):96-10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尤广杰.
解读《赫索格》中蕴涵的犹太教教义[J]
.芒种,2012(10):75-76.
2
任虎军.
美国犹太小说研究与译介在中国[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0(2):235-249.
被引量:2
3
宋德伟.
新世纪国内索尔·贝娄研究述评[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6):181-184.
被引量:8
4
乔国强.
中国美国犹太文学研究的现状[J]
.当代外国文学,2009,30(1):32-46.
被引量:13
5
吴俊龙.
从《雨王汉德森》看贝娄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思想[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2):59-61.
被引量:3
6
程美.
价值观的扭曲——论《赫索格》中主人公悲剧境遇的主观因素[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22):62-62.
被引量:1
7
唐永辉.
从女性视角看赫索格对马德琳的焦虑[J]
.当代文坛,2010(3):150-152.
被引量:5
8
郑丽.
现代西方人的精神荒原——《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的后现代主义解读[J]
.当代外国文学,2010,31(2):13-21.
被引量:2
9
祁玉龙,张锐.
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的交锋,现代社会中人类生活的困境[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3):201-201.
10
唐永辉.
“疯子赫索格”与“阁楼上的疯女人”——从小说《赫索格》看索尔·贝娄对女性主义的焦虑与反拨[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3):156-160.
被引量:3
1
郭海平.
以实玛利的精神探寻与生命感悟[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56-57.
2
尹贤.
小议古色古香[J]
.中华诗词,2001(4):50-51.
3
丁芒.
求真论[J]
.中华诗词,2007(4):40-43.
4
姜智芹.
害怕孤独,追求孤独——卡夫卡式孤独的悖论特征[J]
.山东外语教学,2001,22(3):49-52.
5
张怀瑾.
论形象思维[J]
.文艺理论研究,1980(2):90-100.
6
郑春.
试论四十年代小说创作的精神探寻[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65-71.
被引量:1
7
韩鲁华.
探寻精神家园的心路──邢小利散文创作谈[J]
.当代文坛,1999(2):36-37.
被引量:1
8
廖星桥.
唯美主义的代表作《莫班小姐》[J]
.外国文学研究,1985,7(3):17-21.
被引量:3
9
何宗龙.
白先勇《台北人》与杜甫《秋兴八首》[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4):107-110.
10
李勇.
先锋写作的当代可能——读墨白中篇小说集《谋杀与终结》[J]
.郑州师范教育,2016,5(5):58-61.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