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模式与演进轨迹
被引量:
6
On the Original Model of China's Early Civilization and Its Evolu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认为中国古代也有两河文明 ,但与西亚的两河文明有明显不同。西亚两河文明是同一模式的文明 ,所谓“文化一体化”。而中国的两河文明则具有鲜明不同的特征 :黄河文明是连续不断的文明 ,长江文明是断而再续的文明。本文还指出 ,在不同的文化圈内 ,其文明要素也显示出不同的特征。这样就形成了中国古文明多源并起、相互促进的态势。
作者
江林昌
机构地区
中国先秦史学会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6-93,共8页
Academic Research
关键词
中国
早期文明
起源模式
演进轨迹
黄河文明
长江文明
文化一体化
两河文明
古代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956
同被引文献
7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15
1
严文明.
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J]
.文物,1987(3):38-50.
被引量:270
2
李伯谦.
长江流域文明的进程[J]
.考古与文物,1997(4):12-18.
被引量:40
3
李京华.
关于中原地区早期冶铜技术及相关问题的几点看法[J]
.文物,1985(12):75-78.
被引量:14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河南临汝煤山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82,.
5
李学勤.
良渚文化玉器与饕餮纹的演变[J]
.东南文化,1991(5):42-48.
被引量:101
6
董楚平.《吴越文化志》第二章《东南文明的兴起、扩散与衰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7
陈剩勇.《中国第一王朝的崛起》,湖南出版社,1994年.
8
宋建.《嵩山地区与太湖地区文明进程的比较研究》,《上海博物馆集刊》第6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9
郭大顺,张克举.
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群址发掘简报[J]
.文物,1984(11):1-11.
被引量:282
10
方殿春,魏凡.
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J]
.文物,1986(8):1-17.
被引量:216
二级参考文献
7
1
王明达.
浙江余杭反山良渚墓地发掘简报[J]
.文物,1988(1):1-31.
被引量:156
2
杨国忠,张国柱.
1984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几座墓葬[J]
.考古,1986(4):318-323.
被引量:71
3
杨国忠.
1981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墓葬发掘简报[J]
.考古,1984(1):37-40.
被引量:78
4
丁清贤,张相梅.
1988年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1989(12):1057-1066.
被引量:83
5
陈佩芬等编撰,马承源.中国青铜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6
李学勤.
乾隆帝与古玉[J]
.紫禁城,1989(3):3-4.
被引量:3
7
周苏平,张懋镕.
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渊源试探[J]
.文博,1986(6):34-42.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956
1
袁广阔,秦存誉.
雪山一期文化的再认识[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0,0(1):23-34.
被引量:2
2
叶舒宪.
神话学可以改写历史吗?——从鸿蒙的激活说起[J]
.中华文化论坛,2020,0(1):40-48.
被引量:2
3
刘文强.
石峁立鸟陶器源流追溯[J]
.形象史学,2020(2):212-241.
被引量:4
4
张耀.
感性与理性之审美——试论红山与良渚文化玉石雕刻造型[J]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2022(1):49-52.
5
罗洪文.
良渚时期“神人兽面”纹对青铜器饕餮纹的影响[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56(10):27-28.
被引量:2
6
王学理.
秦人的天道观与功利主义[J]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2020(1).
7
张天恩.
中国早期文明路径与文明史观的产生[J]
.三代考古,2021(1):146-159.
8
曹兵武.
交叠融合 合之又合:华夏族群形成早期几次关键性融合事件[J]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2):28-36.
被引量:1
9
韩建业.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J]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4):80-91.
被引量:9
10
张翠敏.
后洼遗址出土雕塑像初步研究——兼论与红山文化雕塑像比较[J]
.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21(1):89-102.
同被引文献
75
1
邹逸麟.
我国生态环境演变的历史回顾——中国环境变迁问题初探(上)[J]
.秘书工作,2008(1):38-40.
被引量:4
2
张德水.
河洛地区的文明起源[J]
.中原文物,1995(3):58-64.
被引量:3
3
李笔戎.
黄河流域城市发展的历史、现状、问题及对策意见[J]
.宁夏社会科学,1991(2):24-30.
被引量:3
4
赵世超.
巫术盛衰与西汉文化[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23-30.
被引量:2
5
吴庆洲.
唐宋明清京都排水排洪系统的研究[J]
.城市规划,1988,12(6):35-37.
被引量:6
6
王恩涌.
文明起源的地理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2(2):88-92.
被引量:7
7
童恩正.
中国北方与南方古代文明发展轨迹之异同[J]
.中国社会科学,1994(5):164-181.
被引量:55
8
安志敏.
关于牛河梁遗址的重新认识——非单一的文化遗存以及“文明的曙光”之商榷[J]
.考古与文物,2003(1):17-20.
被引量:10
9
王蕴智.
商代文字基本字形结体分析[J]
.殷都学刊,2004,25(2):7-13.
被引量:6
10
范文漪.
泰安污水处理厂工程简介[J]
.给水排水,1993,19(11):26-30.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6
1
王立东.
略谈黄河龙门的旅游开发[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8(1):99-106.
被引量:1
2
倪依克.
审美意识下的体育文化多样性[J]
.体育科学,2011,31(12):79-83.
被引量:10
3
刘阳,孟祥龙.
我国广场体育文化的起源、变迁与现实[J]
.体育文化导刊,2015(7):22-26.
被引量:6
4
叶鑫,万晔,夏既胜.
河洛文明演变的地理机制[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7,29(2):64-71.
5
宁镇疆.
关于中国文明起源与国家形成问题[J]
.学术月刊,2004,36(3):106-108.
6
王琳.
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的起点、转向与未来[J]
.可持续发展,2023,13(6):1867-1873.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纳冬侠.
推进广场舞体育文化发展分析[J]
.体育风尚,2023(7):44-46.
被引量:1
2
薛宝琪,杜文霞.
河南省沿黄河一线旅游优化整合研究[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9):59-62.
被引量:7
3
王乐,鲁志强,时海霞.
达斡尔民俗体育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2):28-32.
被引量:3
4
段芙蓉.
探析《体育颂》中的体育文化与现实意义[J]
.芒种(下半月),2013(10):109-110.
5
余乐.
浅议河南高职体育校园文化建设[J]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10):100-100.
6
石晶.
审美视阈下第22届冬奥会吉祥物设计的衍变及启示[J]
.冰雪运动,2013,35(3):45-49.
被引量:6
7
陈瑶瑶.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自觉及对其发展的思考[J]
.浙江体育科学,2015,37(6):11-15.
被引量:9
8
王莉敏,王勇,邓落霞.
影响城市广场体育文化活动发展的多元因素分析[J]
.运动,2016(14):124-125.
被引量:1
9
王桂荣,石龙.
我国体育人文学科研究的发展与成果评述[J]
.湖北体育科技,2016,35(9):788-791.
被引量:2
10
唐鹏,谢正阳.
现代工业文明发展观背景下体育文化的异化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12):27-33.
被引量:1
1
李宏伟.
两种国家起源模式的比较研究——国家起源道路新探[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0(2):71-75.
被引量:4
2
王良生.
伊拉克的光荣与悲伤[J]
.丝绸之路,2003(5):13-15.
3
梁严冰.
论清代的奢与俭[J]
.历史档案,2008,21(2):68-73.
被引量:3
4
朱兵.
论文艺复兴时期德意志人文主义的演进轨迹[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3(7):83-85.
5
刘玉堂.
楚国社会经济演进轨迹鸟瞰[J]
.江汉论坛,1996(3):7-10.
被引量:4
6
李学勤.
辉煌的中华早期文明[J]
.科学中国人,2005(4):30-32.
被引量:3
7
白玲.
中华文明与地理环境[J]
.地理教学,2010(23):1-1.
8
彭适凡.
追寻早期文明起源与演进轨迹[J]
.南方文物,2006(2):66-67.
9
李晴霞.
“少年中国学会”的演进轨迹[J]
.广西社会科学,2005(5):96-98.
被引量:1
10
张军.
生态文明要素在城市区志中的体现——以安徽省16个省辖市为例[J]
.新疆地方志,2014,0(3):34-38.
学术研究
2003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