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金融信息参考》
2004年第11期9-9,共1页
Financial Digest
同被引文献49
-
1曾华.农村信用社省级联合社功能定位:思路与对策[J].金融发展评论,2011(7):103-107. 被引量:2
-
2董正华.小农制与东亚现代化模式──对台湾地区和韩国经济转型时期农业制度的考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1(3):66-78. 被引量:8
-
3余开生.农信社深化产权改革应处理的若干关系[J].中国农村金融,2015,0(3):13-15. 被引量:3
-
4王君.农信社改革须激励兼容[J].财经,2004,0(19):54-56. 被引量:2
-
5冯海发,李溦.我国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的数量研究[J].经济研究,1993,28(9):60-64. 被引量:116
-
6青木昌彦,张春霖.对内部人控制的控制:转轨经济中公司治理的若干问题[J].改革,1994(6):11-24. 被引量:168
-
7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J].金融研究,2005(2):1-12. 被引量:224
-
8王芳.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制度:一个理论框架[J].金融研究,2005(4):89-98. 被引量:224
-
9马君潞,田岗,金铁鹰.利益不一致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和改革——基于新政治经济学视角[J].南开经济研究,2005(3):70-77. 被引量:10
-
10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研究的进展[J].浙江社会科学,2005(4):177-183. 被引量:66
二级引证文献8
-
1官兵.分工、制度与农村金融发展:来自经济史的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8):24-28. 被引量:4
-
2吴刘杰,张金清.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方向和实现路径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6,37(5):118-124. 被引量:6
-
3于李娜,刘舒慧.省联社模式对农信社治理结构的影响及其改进策略研究[J].北方金融,2016(10):9-13. 被引量:2
-
4王颂吉,李豫,庹梦瑶.改革40年背景下的农村信用社“支农”效率评价——基于关联型网络DEA方法的测算与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8(12):69-76. 被引量:10
-
5张正平,王子源.省联社在农信机构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J].农村金融研究,2020(4):30-36. 被引量:7
-
6单双,彭澎,肖斌卿.农村金融省联社模式改革路径研究——基于演化博弈模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8(3):147-157. 被引量:3
-
7马九杰,亓浩,吴本健.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化对金融支农的影响: 抑制还是促进?--来自农信社改制农商行的证据[J].中国农村经济,2020(11):79-96. 被引量:35
-
8谢宏,李鹏.金融监管与公司治理视角下的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9,40(2):101-107. 被引量:9
-
1谭崇台,唐道远.农村金融发展、农村金融需求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5,31(10):110-113. 被引量:22
-
2王安源.安庆市农村金融需求的现状调查[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8):6-6.
-
3江丕贤.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J].浙江金融,2012,0(4):26-28.
-
4詹继生.新农村建设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J].江西社会科学,2007,27(3):204-208. 被引量:6
-
5冯月英.中国农村金融需求抑制与扩张[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10):36-39. 被引量:2
-
6王永文.对金融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思考[J].吉林金融研究,2010(1):31-32.
-
7詹继生.社区银行:老区金融的新型成员[J].老区建设,2007(4):21-23. 被引量:1
-
8张雪春.正确考量农村金融需求的“覆盖率”和“满足率”[J].中国金融,2008(2):72-73. 被引量:11
-
9樊漓.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持模式[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32(2):57-59. 被引量:2
-
10帕尔哈提.加拉力,魏先华.新疆南疆三地州农村金融需求的特征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0(3):20-23.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