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刑法理论回应社会现实 以求实精神撰写科学读物——何秉松教授新作《恐怖主义·邪教·黑社会》评介
被引量:4
Using the Theory of Criminal Law to Response Social Reality and Writing Scientific Books with the Spirit of Pursuing Truth--Introduction and Comment on Prof.He Bing-song's New Work Terrorism, Evil Religions and Gandom
出处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3-156,共4页
Tribun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同被引文献63
1 高铭暄,王秀梅.试论我国刑法中若干新型犯罪的定罪问题[J] .中国法学,1999(1):98-107. 被引量:15
2 张文军.试论组织、领导、参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犯罪构成与认定[J]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1999(3):50-52. 被引量:1
3 李旭东,汪力.地方恶势力犯罪的若干问题探析[J] .现代法学,1998,20(1):101-103. 被引量:10
4 朱继良,雷东生.试论黑社会组织罪[J] .法商研究,1995,13(4):63-66. 被引量:1
5 孙应征,逄锦温.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司法认定[J] .人民司法,2002(1):45-48. 被引量:11
6 刘宪权,吴允锋.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司法认定中若干疑难问题探讨(上)[J] .犯罪研究,2002(1):22-28. 被引量:20
7 习五一.邪教释义[J] .世界宗教研究,2001(3):9-17. 被引量:20
8 黄京平,石磊.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法律性质和特征[J] .法学家,2001(6):27-31. 被引量:24
9 魏岳江.全球拉开新世纪反恐怖“法网”[J] .国家安全通讯,2002(1):6-10. 被引量:3
10 布施.打击恐怖主义的重要一环——国际反恐怖立法[J] .国家安全通讯,2002(4):36-39.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25
1 陈奕欣.恶势力组织司法认定的探析[J] .天津法学,2022,38(1):96-104. 被引量:1
2 王超,高娟,兰月新.我国反恐合作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 .情报杂志,2011,30(S2):69-72. 被引量:3
3 李淑华.中外反恐警务合作的障碍分析及策略应对[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3):134-138. 被引量:6
4 阴建峰,万育.黑社会性质组织行为特征研析[J] .政治与法律,2011(7):81-89. 被引量:13
5 王晨.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立法变化及其进一步完善——以刑法修正案(八)为观照[J] .时代法学,2011,9(5):26-31. 被引量:5
6 俞露.从电影《龙城岁月》谈黑社会组织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区别[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3,21(5):32-35.
7 王秀梅,戴小强.“打伞”式扫黑的法理分析[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8,27(6):5-17. 被引量:14
8 融昊.刑事政策视阈下涉黑犯罪的司法认定:内容、缺陷与应对[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4):72-78. 被引量:1
9 陈永辉.网约车刷单行为的刑法规制研究[J] .福建法学,2018,0(3):13-19.
10 童春荣.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之预防性刑法规制研究[J] .当代法学,2019,0(5):67-78. 被引量:11
1 陈凤林,邢宗兰.论“同心”思想的历史地位[J]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4):27-30.
2 冯树梁.上乘佳作 除黑利剑——读何秉松教授《中国有组织犯罪研究》的心得体会[J] .犯罪与改造研究,2013(2):77-80.
3 储槐植,何显兵.理性的力量 智者的沉思——评何秉松教授《有组织犯罪研究·中国大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研究》[J] .政法论坛,2003,21(1):184-186.
4 赵秉志,于志刚.计算机犯罪对相关法律的冲击及理论回应[J] .信息网络安全,2004(3):23-25. 被引量:3
5 惠升.与时俱进的理论回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及意义[J]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3(2):7-9.
6 曲新久.何秉松教授刑法学思想述评[J] .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1998,0(4):63-69. 被引量:1
7 任云丽.“三个代表”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S1):42-44.
8 金炳镐,肖锐,杨斯斐.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的若干问题[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3,12(2):1-9. 被引量:3
9 朱景文,叶传星.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法制发展[J] .法学家,2007(1):19-23. 被引量:3
10 刘家琛.司法实践呼唤有中国特色的刑法理论──评何秉松教授主编的《刑法教科书》[J] .政法论坛,1995,13(4):80-83.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