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中的个性主义潮流——从晚明至“五四”
被引量:3
Individualistic Trends in Chinese Literature:From Late Ming Dynasty to the "May 4th" Period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0,共9页
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参考文献52
-
1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史》第四卷下册第二十四章第三节《李贽的人道主义的平等观和个性说》的论述.人民出版社1960年4月出版,第1061-1076页.
-
2李贽.《焚书·答周西岩书》,人民出版社1960年4月出版,第1062页.
-
3《李氏文集》卷一八《明灯道古录》卷上,人民出版社1960年4月出版,第1063页.
-
4《李氏文集》卷一九《明灯道古录》卷下,人民出版社1960年4月出版,第1066,1073页.
-
5李贽《焚书·答邓石阳书》,人民出版社1960年4月出版,第1066页.
-
6《李氏文集》卷三《答邓明府书》,人民出版社1960年4月出版,1068页.
-
7李贽.《焚书·答耿中丞》,人民出版社1960年4月出版,第1070,1082,1071页.
-
8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人民出版社1960年4月出版,第1084页.
-
9李贽.《焚书·童心说》,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第127页.
-
10李贽.《焚书·读律肤说》.
共引文献50
-
1金丹元."乾嘉学派"与艺术思维[J].文艺理论研究,2004(4):59-62. 被引量:1
-
2张洪波.《红楼梦》之整体“人情”:悲剧性、悖谬性的存在困境[J].红楼梦学刊,2004(3):33-46. 被引量:4
-
3王嘉良.论浙江新文学作家群对两浙文化传统的承传[J].浙江社会科学,2004(5):191-196. 被引量:3
-
4邹玉义.红楼梦——悲剧中之悲剧[J].红楼梦学刊,2004(4):80-101. 被引量:6
-
5董之林.传统叙事方法的重现与再造——关于五十年代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3):285-299. 被引量:7
-
6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J].史学理论研究,2002(4):45-58. 被引量:6
-
7周武.论康乾盛世[J].社会科学,2001(10):71-75. 被引量:9
-
8富强.提灯寻影 灯到影灭——从《墓碣文》看《野草》[J].鲁迅研究月刊,2000(6):36-42. 被引量:5
-
9张文珍.宝玉的人性内涵及启蒙思想意义[J].红楼梦学刊,2000(3):308-320. 被引量:2
-
10段江丽.小说批评派的种种主题说:1949之前“红学”研究之二[J].红楼梦学刊,2005(5):259-281.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22
-
1魏绍馨.“为公众的福利自由发展个人”──对五四“个性解放”思潮的再认识[J].齐鲁学刊,1999(3):13-21. 被引量:2
-
2李新宇.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J].学术月刊,1999,31(10):54-63. 被引量:20
-
3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J].文学评论,1985(5):3-14. 被引量:446
-
4张先飞.从普遍的人道理想到个人的求胜意志——论20年代前期周作人“人学”观念的一个重要转变[J].鲁迅研究月刊,1999(2):44-50. 被引量:7
-
5刘再复,林岗.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和“五四”运动对人的不同认识[J].人文杂志,1988(5):63-68. 被引量:8
-
6李旭东.个体与群体:鲁迅思想的内在冲突[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8(5):1-8. 被引量:1
-
7汪晖.预言与危机(下篇)——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五四”启蒙运动[J].文学评论,1989(4):35-47. 被引量:34
-
8汪晖.预言与危机(上篇)——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五四”启蒙运动[J].文学评论,1989(3):17-25. 被引量:81
-
9杨春时,宋剑华.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近代性[J].学术月刊,1996,28(12):85-91. 被引量:50
-
10旷新年.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关系的重建与现代文学的发生[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1):41-48.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19
-
1刘忠.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进化论时间观[J].学术研究,2004(9):111-115. 被引量:1
-
2廖七一.胡适的白话译诗与中国文艺复兴[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0(5):134-139. 被引量:4
-
3张毅,王园.文学研究的价值取向与理论视阈——近年来文学研究热点问题透视[J].文史哲,2007(6):5-19. 被引量:10
-
4徐杨.发现“第三者”:中国现代文学婚恋叙事片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58-160. 被引量:3
-
5孙晓东.现代性爱视角观照下的海派小说——评《现代性内涵的冲突——海派小说性爱叙事》[J].社会科学论坛,2010(3):197-203.
-
6陈红旗.左翼文学的发难:贫弱的实绩与历史的光影[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2-116. 被引量:2
-
7蒙兴灿.翻译的现代性与历史的可译性--论胡适白话译诗的社会文化功能[J].浙江学刊,2011(5):117-120.
-
8王晓燕.大学生体质测试员的人文素养培养途径研究[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3(11):42-43. 被引量:2
-
9陈桂良,黄延锋.论茅盾“为人生”的文学观及其当代意义[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2):70-74.
-
10翟晓娜.现代性视域中的唐加勒克及其创作[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2):5-8.
-
1阳子.先锋诗歌流派需要独特的先锋意识——“新死亡诗派20年暨中国先锋诗歌十大流派研讨会”侧记[J].诗歌月刊,2012(12):89-92.
-
2高晓梅.一种艺术精神的默契——论茅盾受托尔斯泰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21(3):70-72. 被引量:1
-
3林非.“五四”的传统[J].鲁迅研究月刊,1989(Z1):8-9.
-
4王广芸.再议歌德的诗学主张——以王国维为例进行的比较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2):214-215.
-
5王莹.全球化语境与中国文学思想探微[J].芒种,2012(15):122-123.
-
6李舜华.“小说”的释义——兼及中国古代白话长篇(章回)小说近代意义的思考[J].北京社会科学,2002(1):116-123.
-
7杨春茂.在哲学故乡感悟哲学[J].神州学人,2000(5):18-18.
-
8知识的权力研究是群体主义知识论的重要主题[J].学术界,2014(3):238-239.
-
9钱理群.从高长虹与二周论争中看到的……[J].鲁迅研究月刊,1990(5):34-37. 被引量:1
-
10张蕊青.明清小说人文意识的发展演进[J].社会科学辑刊,2004(6):161-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