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对话的形象 从绍兴民间文化解读鲁迅的思想风格
被引量:4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0-65,共6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参考文献30
-
1鲁迅.《梦》[A]..《鲁迅全集》第七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9页.
-
2鲁迅.《(二十四孝图)》[A]..《鲁迅全集》第二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51页.第248页.
-
3鲁迅.《阿长与(山海经)》[A]..《鲁迅全集》第三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73页.
-
4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A]..《鲁迅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36页.
-
5鲁迅.《两地书·二十四》[A]..《鲁迅全集》第十一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0页.
-
6鲁迅.《华盖集·“碰壁”之后》[A]..《鲁迅全集》第三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8页.
-
7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写于深夜里》[A]..《鲁迅全集》第六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01-502页.
-
8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A]..《鲁迅全集》第六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67页、第180-181页.
-
9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A]..《鲁迅全集》第四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88页.
-
10鲁迅.《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A]..《鲁迅全集》第三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76页.
共引文献42
-
1陈越.摆脱陈源的阴影 也谈鲁迅与“绍兴师爷”[J].鲁迅研究月刊,2004(10):53-59. 被引量:5
-
2解志熙.刊海寻书记——《于赓虞诗文辑存》编校纪历兼谈现代文学文献的辑佚与整理[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3):1-44. 被引量:12
-
3郑欢欢.论浙江现代儿童文学作家群体的生成及其历史贡献[J].浙江社会科学,2006(2):190-194. 被引量:5
-
4崔云伟.现实的·审美的·哲学的——鲁迅与表现主义的同路人凯绥·珂勒惠支[J].鲁迅研究月刊,2006(7):57-63. 被引量:4
-
5吴洁菲.满蕴温馨的柔情世界——论鲁迅的诗歌创作[J].江汉论坛,2007(5):128-131. 被引量:2
-
6刘家思.论绍兴目连戏对鲁迅艺术审美的影响[J].文学评论,2007(4):148-154. 被引量:5
-
7彭明伟.爱罗先珂与鲁迅1922年的思想转变--兼论《端午节》及其他作品[J].鲁迅研究月刊,2008(2):24-39. 被引量:21
-
8王学谦.疯狂·童年·兔和猫——《呐喊》《彷徨》中的三种自然及其生命隐喻[J].文艺争鸣,2008(9):87-90.
-
9党圣元.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进步观”[J].文学评论,2008(5):98-103. 被引量:5
-
10王晓初.“思乡的蛊惑”:《朝花夕拾》及其他——论鲁迅的“第二次绝望”与思想的发展[J].学术月刊,2008,40(12):98-105.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143
-
1王强.鲁迅:异端之雄[J].鲁迅研究月刊,2004(6):18-25. 被引量:1
-
2葛涛.论《故事新编》与《神曲·天堂篇》[J].鲁迅研究月刊,2004(6):79-85. 被引量:2
-
3俞灏敏.关于“文学的自觉”二三题[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3):370-373. 被引量:6
-
4景凯旋.鲁迅:一个反权力的离群者[J].书屋,2004(10):62-68. 被引量:3
-
5邵建.胡鲁之间说“宽容”[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4,20(1):54-58. 被引量:1
-
6汪晖.进化的理念与“轮回”的经验——论鲁迅的内心世界[J].广东社会科学,1989(4):127-135. 被引量:5
-
7魏韶华.抑郁艺术精灵──鲁迅与爱德华·蒙克[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6(4):49-53. 被引量:2
-
8秦方奇.《故事新编》与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叙事方式[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4):55-58. 被引量:3
-
9崔云伟.论鲁迅作品中的表现主义版画(木刻)感[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4):59-63. 被引量:5
-
10秦方奇.超越时空的契合——《故事新编》与新历史主义小说[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4):92-9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6
-
1甘文博.鲁迅建构汉唐小说史的时代性及其对“重写小说史”的启示[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22,42(5):76-84.
-
2崔云伟,刘增人.2010年鲁迅思想研究述略[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4):64-68.
-
3崔云伟,刘增人.2010年鲁迅研究综述[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1(4):77-88.
-
4黄健.论鲁迅文化人格的精神结构[J].学术探索,2014(6):142-146.
-
5颜汇成,刘思雨.论“十七年”电影中的劳动话语及其建构方式[J].电影文学,2022(1):98-103.
-
6池若飞.越文化视野中的徐文长民间形象建构[J].大众文艺(学术版),2023(7):18-20.
-
1钱理群.鲁迅笔下的鬼——读《女吊》[J].语文学习,2003(10):40-42.
-
2黄凤贤.《狂人日记》的狂人形象与思想风格[J].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6(2):57-58.
-
3谭丽娜.流浪者悲情、迷茫中的情感寄托和希望——浅析师陀小说的思想风格[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16(11):13-15.
-
4点燃朝霞的人[J].电影文学,1984(8).
-
5钱理群.鲁迅笔下的鬼——读《无常》和《女吊》(一)[J].语文建设,2010(11):54-56. 被引量:2
-
6宾恩海.试论鲁迅小说与故乡的民间文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4(6):31-35. 被引量:2
-
7《天地非人间》——陈闽建作品[J].江河文学,2015,0(1).
-
8葛红兵.一个博士研究生的手记[J].山花,1997,0(4):24-29.
-
9李万豫.三池崇史与日本邪典电影[J].电影文学,2017(6):70-72.
-
10郭其云.试论李白乐府诗歌的思想风格[J].武警学院学报,2005,21(6):69-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