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处于全球化外围的文学与文学研究 被引量:12

原文传递
导出
作者 王钦峰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2-125,共4页 Literary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豪尔赫·博尔赫斯.《特隆·乌克巴尔,奥尔比斯·特蒂乌斯》.《博尔赫斯文集》(小说卷),陈众议编,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版,第81-82页.
  • 2汤林森 冯建三译.《文化帝国主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68页.
  • 3爱德华·W·萨义德 王宇根译.《东方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64页.
  • 4冈特·绍伊博尔德 宋祖良译.《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2页.
  • 5J·希利斯·米勒,国荣.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文学评论,2001(1):131-139. 被引量:520
  • 6米勒.《在边缘:当代批评的交叉口》.《重申解构主义》.郭英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2—254页.
  • 7米勒.《当前文学理论的功用》.《重申解构主义》.郭英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2页.
  • 8米勒.《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重申解构主义》.郭英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8页.
  • 9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10月版.第172-179页.

二级参考文献15

  • 1德里达.《心理:另类发明》(Psyche:Inventions de l'autre).巴黎:加利利出版社,1987年版,第237-70页.
  • 2尼古拉斯·罗伊尔(NicholasRoyle)翻译.《心灵感应》("Telepathy")[J].牛津文学评论,(1988):3-3.
  • 3保罗·德·曼.《抵制理论》(The Resistance to Theory).明尼亚波利斯: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页.
  • 4路易斯·阿尔图塞.《意识形态与国家意识形态机器》(“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Notes towards an Investigation]”),《列宁与哲学及其它文章》(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本·布鲁斯特(Ben Brewster)翻译.纽约:每月评论出版社,1972年版,第163页.
  • 5比尔·雷丁斯(Bill Readings).《破败的大学》(The University in Ruins).麻州:哈佛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 6乔治·阿甘本(Giorgio Agamben).《未来的社区》 (La comunita che viene).都灵:Einaudi,1990年版.
  • 7《未来的社区》(The Coming Community),麦克尔·哈特(Michael Hardt),明尼亚波利斯: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 8黑格尔.《美学讲稿》(Vorlesungen uber die Asthetik).《理论文集》(Theorie Werkausgabe).(美因河畔)法兰克福:Suhrkamp,1970年版,第13卷,第25期.
  • 9阿维塔尔·罗奈尔(AvitalRonell).《电话簿》(The Telephone Book).林肯:内布拉斯加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 10劳伦斯·里克尔斯(LaurenceRickels).《电话上的卡夫卡与弗洛伊德》("Katka and Freud on the Telephone")[J].奥地利现代文学:国际阿图尔·施尼茨勒研究会学刊 第22卷3/4,1989,:211-225.

共引文献616

同被引文献99

引证文献12

二级引证文献1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