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9-91,共3页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参考文献2
-
1(美)PriscillaNorton,(美)KarinM.Wiburg著,吴洪健,倪男奇.信息技术与教学创新[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
2[美]莱斯利·P.斯特弗(LeslieP.Steffe),[美]杰里·盖尔(JerryGale)主编,高文等.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同被引文献23
-
1桑新民.技术—教育—人的发展(上)——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1999,20(2):3-7. 被引量:116
-
2伍俊良,刘飞.数据库原理与基础实践环节在信息专业类教学中的应用与教学要求解析[J].计算机教育,2004(6):59-61. 被引量:23
-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26(1):7-15. 被引量:631
-
4温梅,马国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师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05,25(6):108-109. 被引量:6
-
5居来提.沙比尔.高校网络教学的探讨与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5(08S):30-34. 被引量:17
-
6史成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整合的瓶颈及其突破[J].教育发展研究,2006,26(8):50-54. 被引量:4
-
7苏宝华.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课程整合[J].中国成人教育,2006(6):121-122. 被引量:4
-
8王进彦.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问题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97-98. 被引量:21
-
9[美]乔纳森等著.任友群等译.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33,53.
-
10保罗·弗莱雷著 顾建新 赵友华 何曙荣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4,26.
引证文献8
-
1卞喜玉,潘月秋.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在网络信息时代的新解读[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4):116-117.
-
2柯俊.课程视野中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28(3):68-71. 被引量:7
-
3陈宫,牛秦洲.信息技术环境下“电子测量”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2):62-64. 被引量:2
-
4郭宁.从建构主义的视角看信息时代下的教学改革[J].文教资料,2010(31):118-120.
-
5杜金莲.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1(13):1-4. 被引量:13
-
6陈连山.《数据库原理》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2,9(29):196-196.
-
7李永惠.远程盲人教育的实现与问题分析[J].财会学习,2016(12):252-252. 被引量:3
-
8杨福义.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全国数据库的实证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5(6):116-125. 被引量:16
二级引证文献41
-
1杨华.课程主体,中国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J].消费导刊,2009,0(21):216-216.
-
2马建国.优化课程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远程学习适应性——网络信息制作与发布课程教学实践[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9(1):53-55.
-
3李书明.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培养[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1):82-86. 被引量:3
-
4李树培.教学道德性的偏失与回归[J].教育发展研究,2009,29(10):33-37. 被引量:2
-
5宋俊磊,董浩斌,晋芳.浅谈学习迁移理论在“电子测量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电力教育(中),2012(2):45-46. 被引量:1
-
6赵国庆,张菲菲,张榕玲.以新视角审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中小学电教(综合),2012(4):53-55.
-
7林耀进,欧阳中.协同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5(2):108-110. 被引量:1
-
8刘倩,冀亚丽,翁梅.数据库原理课程中SQL语言的检索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30(10):104-105. 被引量:1
-
9陈连山.《数据库原理》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2,9(29):196-196.
-
10张贞凯,田雨波.虚拟仪器的设计及其在电子测量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2(35):18-18. 被引量:1
-
1宋玲玲.多媒体网络技术挑战传统教学模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9):96-96.
-
2孙金枝,刘蕴华.应对信息技术挑战 提高教师职业素质[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8(2):89-90.
-
3安福定.新时期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15):24-25.
-
4谭冬霞,黄山.浅析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德育教育[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77-79. 被引量:3
-
5全红,白小红.将素质教育贯穿教学工作的始终[J].药学教育,2000,16(4):14-15.
-
6甘勇,李霞,陈锬.面对信息技术挑战的新的教育模式[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3):58-60.
-
7陈克定,史刚荣.实验教学应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革新,2005(2):49-50.
-
8何筱良.让学生学会学习[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9,0(Z3):76-77.
-
9屈伟.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应具备的学习品质[J].甘肃科技纵横,2007,36(6):163-163.
-
10大学生就业之路[J].刊授党校,2009(4):8-8.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