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民国时期社会风俗现代转型的二重性特征

Duality of Social Custom in Transformation to Modernity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民国时期新旧递嬗、方生方死的持续过渡型社会形态,铸就了此期风俗文化现代转型鲜明的二重性特征:在中西新旧风俗文化的相互关系上,新旧纷陈的杂糅性、过渡性与中西会通、迎新纳异的兼容性、开放性并存;在移风易俗的力度、广度上,较前而言的深入性、广泛性与此期仍甚显著的迟滞性、不平衡性并存;在风俗变迁的社会效应上,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进步性与尚奢、崇洋之风日益滋长的负面性兼而有之。 The transformational feature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evitably influenced the social custom. Influenced by the continuous transitioning nature of the society, characteristics of duality in modernization of the social custom were incurred. This was indicated in the coexistence of conflicting aspects.
作者 吴效马
出处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57-62,共6页 Teaching and Research
关键词 民国时期 风俗文化 现代转型 二重性特征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custom transformation to modernity dualit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87

  • 1杨兴梅.南京国民政府禁止妇女缠足的努力及其成效[J].历史研究,1998(3):112-128. 被引量:22
  • 2罗志田.新旧之间:近代中国的多个世界及“失语”群体[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78-83. 被引量:53
  • 3徐方干 汪茂遂.宜兴之农民状况.东方杂志,1927,(16).
  • 4杨丽卿.建瓯妇女的生活状况[J].妇女杂志,1927,13.
  • 5《宋恕集》上册,第360页,中华书局,1993.
  • 6印其.《缠足问题与妇女解放》[J].民众生活周刊,1933,(51).
  • 7张仄人.《天足运动与妇女解放运动》[J].民众生活周刊,1933,(51).
  • 8《南皮张尚书戒缠足会章程叙》[J].贵州文史丛刊,1981,.
  • 9竹庄.《论中国女学不兴之害》,《女子世界》(三)(1904年3月),张枏,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问时论选集》第1卷(下),生活·读书·新知兰联书店,1960年版,第922页.
  • 10鲁迅.《头发的故事》,《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62-465页.

共引文献5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