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6-151,共16页
Historical Research
参考文献27
-
1耿云志.论清末立宪派的国会请愿运动[J].中国社会科学,1980(5):41-62. 被引量:12
-
2刘望龄.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J].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20(4):41-50. 被引量:2
-
3韩明.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原因新议[J].历史研究,1986(5):104-122. 被引量:6
-
4郑剑顺.孙中山与改良派[J].学术月刊,1982,14(7):73-79. 被引量:3
-
5赵世瑜.再论社会史的概念问题[J].历史研究,1999(2):4-21. 被引量:60
-
6林增平.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形成于何时?——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刍论(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9(1):38-43. 被引量:2
-
7曹三明.试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功绩[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5(3):79-85. 被引量:2
-
8徐梁伯.应该重新评价“孙中山让位”[J].社会科学战线,1980(4):166-172. 被引量:2
-
9草放.试论清末“预备立宪”的实质及其意义[J].社会科学(甘肃),1981(4):60-65. 被引量:5
-
10郑大华.清末预备立宪动因新探[J].求索,1987(6):103-110. 被引量:6
共引文献166
-
1丁健.孙中山与辛亥鼎革之际的政局变迁[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3,44(2):82-87.
-
2赵珊.中国商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理论反思与实践路径[J].开放时代,2023(4):207-223. 被引量:2
-
3郑鹏.转向“江南”:元代法律社会史研究范式之提倡[J].金陵法律评论,2023(1):3-25.
-
4刘练军.从资本家阶级在辛亥革命中的实际表现谈辛亥革命的实质[J].贵州文史丛刊,2001(4):1-5. 被引量:3
-
5虞和平,郭润涛.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述评[J].历史研究,1993(1):158-171. 被引量:12
-
6沈祖炜.近几年国内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研究述评[J].历史研究,1989(2):87-102. 被引量:2
-
7汪敬虞.中国近代社会、近代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革命[J].历史研究,1986(6):51-61. 被引量:11
-
8李二苓.“新史学”之路:区域社会史研究的追溯与反思[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1):303-307. 被引量:3
-
9黄东.在解构与建构之间——新时期史学概观[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S1):18-23.
-
10郭丽芬.组织权与参政权的合法化——清末绅士势力的膨胀[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S1):43-4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335
-
1张建军.清末民初陆军军医学校考述[J].军事历史研究,2020,34(2):23-44. 被引量:4
-
2张剑.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沈渭滨教授访谈录[J].探索与争鸣,2001(9):6-9. 被引量:2
-
3刘正刚.明清闽粤赣地区虎灾考述[J].清史研究,2001(2):120-124. 被引量:13
-
4萧功秦.清末新政中的保守主义思潮——立宪运动百年的反思[J].天津社会科学,2004(4):117-123. 被引量:7
-
5关于晚清市民社会研究的思考[J].历史研究,1996(4):122-136. 被引量:39
-
6张海鹏.黄兴与武昌首义[J].历史研究,1993(1):112-125. 被引量:3
-
7周兴樑.论辛亥革命时期的广东军政府[J].历史研究,1993(3):54-72. 被引量:8
-
8吴剑杰.清末湖北立宪党人的议政实践[J].历史研究,1991(6):66-77. 被引量:2
-
9林增平.革命派、改良派的离合与清末民初政局[J].历史研究,1986(3):76-89. 被引量:8
-
10张亦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起草人辨正[J].历史研究,1983(3):18-20.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23
-
1严昌洪.20世纪90年代辛亥革命研究综述[J].理论月刊,2001(10):11-16. 被引量:8
-
2杨天树.从百家争鸣到求同存异——辛亥革命的性质述论[J].鄂州大学学报,2005,12(4):10-16. 被引量:1
-
3范瑛.隗瀛涛先生与中国地方史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4-16.
-
4朱英.海峡两岸的辛亥革命史研究与学术交流[J].江苏社会科学,2011(2):225-234. 被引量:1
-
5黄广友.政治、语境与历史:20世纪后半期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变迁[J].山东社会科学,2011(9):15-22.
-
6李里峰.辛亥革命与制度建设——以南京临时政府的文官考试规划为例[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1(4):71-76.
-
7闫润鱼,江玲宝.近十年来辛亥革命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11(9):13-22. 被引量:2
-
8邱巍.六十年来辛亥革命研究之学术变迁——以研究假设和研究取径为中心[J].学术月刊,2011,43(10):144-154. 被引量:3
-
9苏全有,邹宝刚.评《中国近代史史料学》[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6):65-67.
-
10刘美文.华中师范大学与辛亥革命史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1,31(8):63-64.
二级引证文献32
-
1魏楚雄.五四运动:精英心态、民族情绪和历史的时空错位[J].珠海潮,2019(2):3-20.
-
2赵涵.为何《清帝逊位诏书》不必被视为“政治契约”——重思该诏书的宪制意义[J].外国法制史研究,2023(1):236-262.
-
3孙昉,刘平.论宣统朝载沣与隆裕太后的交替持权[J].近代中国,2021(2):87-103.
-
4魏明枢.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历史地位的比较思考[J].龙岩学院学报,2007,25(1):24-28.
-
5周一平,黄信远.近十年来辛亥革命研究的新进展[J].河北学刊,2011,31(4):60-66.
-
6黄广友.政治、语境与历史:20世纪后半期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变迁[J].山东社会科学,2011(9):15-22.
-
7田苹,孟凡明.有关辛亥革命的学术研究介绍[J].历史教学(上半月),2011(10):68-72.
-
8邱巍.六十年来辛亥革命研究之学术变迁——以研究假设和研究取径为中心[J].学术月刊,2011,43(10):144-154. 被引量:3
-
9高运坦,刘小琴.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11):59-60. 被引量:1
-
10魏楚雄.历史的节奏:海内外关于辛亥革命的研究及争议[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8(2):76-83.
-
1唐十八陵发现10处“寝宫”[J].中外文化交流,2013(1):93-94.
-
2车明辉,张晔.为了纪念与继承——山东省纪念辛亥革命系列活动纪实[J].春秋,2011(6):62-63.
-
3刘韩艳.明代山西人口外迁原因及其影响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2):6-9. 被引量:1
-
4程尼娜.先秦东北古族与中原政权的朝贡关系[J].史学集刊,2012(2):19-23.
-
5王红亮.包山楚简151~152号简补释——兼谈战国时期的楚田制[J].四川文物,2014(2):56-61.
-
6岳川.辛亥革命中的会党探析[J].集宁师专学报,2001,23(2):1-4. 被引量:1
-
7肖夫.研究辛亥革命史的必读书——《辛亥革命》[J].求索,1990(4):117-117.
-
8敦煌首次开放壁画修复现场游客可观摩[J].收藏.拍卖,2008(7):14-14.
-
9刘明科,高次若.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课题——评《宝鸡戴家湾商周铜器群的整理与研究》[J].宝鸡社会科学,2014,0(3):62-64.
-
10王凛然.20世纪60年代北京市计划生育运动述论[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4,21(1):82-89.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