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研究取向的探索——评杨念群著《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
被引量:15
出处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7-139,共13页
Historical Research
参考文献25
1 Pierre Bourdieu, "Structures, Habitus, Power: Basis for a Theory of Symbolic Power," in Nicholas B.Dirks, Geoff Eley, and Sherry B. Ortner (eds.), Culture/Power/History: A Reader in Contemporary Social Theory,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p. 166.
2 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
3 林毓生 莫善培.《中国意识的危机》[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5页.
4 Joseph Levenson, 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pp. xi, xxvii.
5 许纪霖.没有过去的史学危机[J] .读书,1999,0(7):65-71. 被引量:30
6 阮元.《揅经室集》1集卷2,《国史儒林传序》,四部丛刊初编本.
7 《隋书》卷75《儒林传》序.
8 钱钟书.《中国诗与中国画》,舒展选编.《钱钟书论学文选》6卷,花城出版社,1990年,9页.
9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原著于1920年,台北水牛出版社1981年再版,182页.
10 梁启超.《近代学风之地理分布》,《饮冰室文集》之41,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48—81页.
共引文献158
1 张清江.《朱子家礼》与明清珠江三角洲丧葬礼仪实践——以地方志为中心的考察[J] .中国地方志,2021(1):95-108. 被引量:1
2 孙廷林.宋末勤王义士伍隆起事迹考辨[J]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2021(1):47-60.
3 史明立.波罗诞“五子朝王”与“十八乡各奉六侯”——明清地方社会争夺沙田利益的结果[J] .北京民俗论丛,2021(1):72-82.
4 刘永华.礼生、田野与史家技艺[J] .史林,2021(2):11-15. 被引量:3
5 孙廷林,王元林.礼制教化与地方宗族社会——以明代厓山大忠祠、全节庙为例[J] .暨南史学,2019(2):113-128.
6 黄镇邦,纳日碧力戈.兄弟中举:清代黔西南地区改土归流的历史人类学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2023(3):114-123.
7 钱茂伟.近20年中国史学研究的一些设想[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1):13-16.
8 白丰绩.史学危机?思想启蒙?学术建构——试析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中国史学主潮[J] .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5(1):31-35. 被引量:1
9 余丰.连城四堡的宗族社会与民间信仰[J]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7(2):78-86. 被引量:4
10 张晶.广远与精微——中国古代诗学的一对辩证命题[J] .文学评论,2004(4):74-80.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131
1 桑兵.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J] .历史研究,1999(3):24-41. 被引量:51
2 常建华.中国社会史研究十年[J] .历史研究,1997(1):164-183. 被引量:50
3 罗荣渠.“现代化”的历史定位与对现代世界发展的再认识[J] .历史研究,1994(3):153-165. 被引量:57
4 路新生.崔述与顾颉刚[J] .历史研究,1993(4):61-76. 被引量:9
5 袁英光.略论王国维与陈寅恪[J] .历史研究,1992(1):181-192. 被引量:2
6 桑兵.清末兴学热潮与社会变迁[J] .历史研究,1989(6):13-27. 被引量:34
7 范文澜.反对放空炮[J] .历史研究,1961(3):1-4. 被引量:13
8 J.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J] .社会学研究,1999(3):37-38. 被引量:210
9 乔志强,行龙.从社会史到区域社会史[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1(3):4-16. 被引量:17
10 汪晖.无边的写作──《我能否相信自己余华随笔选》序[J] .当代作家评论,1999(3):37-45.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15
1 沈登苗.评《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兼论世纪之交的学风问题[J] .社会科学论坛,2001(11):20-29. 被引量:2
2 郭建平.中国绘画史的“地域研究”意识——一种研究思路的提出[J] .艺术百家,2007,23(3):116-119. 被引量:8
3 陈倩.美国汉学界区域史、地方史研究的兴起[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3):91-96.
4 陈倩.美国汉学界的地方史研究——以学术地缘化研究为例[J] .湖北社会科学,2007(6):124-126.
5 陈倩.美国汉学界区域史、地方史研究的兴起——以学术地缘化研究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2007(4):165-171.
6 余新忠.另类的医疗史书写——评杨念群著《再造“病人”》[J] .近代史研究,2007(6):92-104. 被引量:11
7 胡成.叙述转向与新旧之间的整合--新世纪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面临的一个问题[J] .近代史研究,2008(1):117-130. 被引量:3
8 戴一峰.区域史研究的困惑:方法论与范畴论[J] .天津社会科学,2010(1):128-135. 被引量:12
9 杨念群.“儒学地域化”概念再诠释——兼谈儒学道德实践的若干形态[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5(3):5-33. 被引量:11
10 蔡湘銮.地域认同与族群认同——民国《潮州志》的编纂[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2,33(4):1-1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52
1 俞如先.王阳明立志思想对闽西南客家华侨影响问题初探[J] .闽商文化研究,2019,0(2):40-46.
2 卫才华,邢序瑶.“人本中心”视野下的乡村活态遗产——兼论五龙庙的三重特质[J]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22(2):225-244.
3 张莉莉.学术出版者控制不力问题的反思——站在反学术失范的视角[J] .东岳论丛,2007,28(1):195-198. 被引量:5
4 王蕾.从两种海外汉学著作的情境写作说开去--兼谈“感觉主义”[J] .中国图书评论,2008,31(8):69-73. 被引量:1
5 蓝鸥.2008年中国经济史研究总论述评[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2):115-122.
6 谢莹.叙事学视阈中的“口述历史”[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31(5):143-144. 被引量:2
7 虞和平.2008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J] .近代史研究,2010(1):128-147.
8 龙先琼.试论区域史研究的空间和时间问题[J] .齐鲁学刊,2011(1):40-43. 被引量:10
9 张慨.中国古代绘画地域性研究述评[J] .艺术百家,2011,27(1):195-202. 被引量:10
10 苏全有,邹宝刚.中国近代疾病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2):54-64. 被引量:3
1 中青年著名学者——杨念群[J] .历史教学,2004(7).
2 李苑.杨念群:我追求历史研究的多样性[J] .博览群书,2014(3):109-111.
3 吕文江.医疗如何与政治相关——杨念群《再造“病人”》述评[J] .社会学研究,2007(4):218-229. 被引量:2
4 郑勇.一个人的传奇与大时代的风云[J] .博览群书,2003(5):41-42.
5 李北方.再造“医生”[J] .南风窗,2014(11):44-44.
6 纪彭.让思想冲破牢笼VS灵魂深处闹革命 杨念群: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J] .国家人文历史,2014(1):84-88. 被引量:1
7 李小玲.参加红军长征的几位外国人及其作用探析[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6):46-48. 被引量:2
8 杨富学,安玉军.藏族、蒙古族、土族因素与裕固族的形成[J] .青海民族研究,2016,27(2):107-110. 被引量:6
9 张晔.刘知几论两汉史家的史书史例[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0(15):74-74.
10 张涛.从“思想史”到“社会史”:“五四”解释学范式的换转——评杨念群《“五四”九十周年祭——一个“问题史”的回溯与反思》[J] .现代中文学刊,2010(2):113-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