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科技产业》
1997年第3期27-29,共3页
Science & Technology Industry of China
同被引文献15
-
1郭洪波.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制度比较研究[J].政治与法律,2005(1):59-64. 被引量:19
-
2陈俊.对加快杨凌示范区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17-20. 被引量:6
-
3王秀娟,陆迁.陕西农业产业化实践及其发展对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50-52. 被引量:6
-
4马洪.把开发高新技术产业放在经济发展战略全局的主导地位[J].管理世界,1996,12(6):1-5. 被引量:4
-
5宋健.迎接战略转折,投入发展高技术产业新战役[J].科技文萃,2000(1):24-31. 被引量:2
-
6胡振亚.论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主体、转化模式和激励机制[J].求索,2012(12):173-175. 被引量:33
-
7李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矛盾和对策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3,42(8):191-193. 被引量:7
-
8张淑辉,郝玉宾.农业科技成果低转化率的主要原因探讨[J].理论探索,2014(1):98-101. 被引量:23
-
9王云,王建春,史慧玲,薛彬,董传峰,霍文娟.强化项目管理 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实施效果[J].天津农业科学,2014,20(6):90-93. 被引量:2
-
10秦国杰.高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4,42(6):618-620. 被引量:6
引证文献2
-
1张行勇,张林海,武妮,白琛,黄树荣,陈军.杨凌示范区科研成果产业化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5-11. 被引量:8
-
2刘洁,杜海平,丁皓希,阎世江.国内农谷成果转化现状及对山西省农谷发展的启示[J].山西农业科学,2018,46(8):1404-1406.
二级引证文献8
-
1顾兴树,揭筱纹,徐彬,顾萍.企业能力与农业科技推广研究--基于对比视角的四川省农业企业及农户调查问卷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9(3):179-185. 被引量:5
-
2王博文,孙养学,李桦.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企业成长和发展战略研究[J].乡镇经济,2006,22(2):45-47. 被引量:3
-
3王博文,侯军岐.农业科技企业的成长现状与对策探讨——以杨凌示范区为例[J].商业研究,2006(15):204-207. 被引量:2
-
4顾兴树,揭筱纹.农业科技推广的行政管理惯性与企业能力缺位研究[J].求实,2009(5):92-95. 被引量:3
-
5李明德,杨凌裕,张行勇.农业科技传播效果分析——以科普期刊等传播媒介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5):559-564. 被引量:11
-
6李明德,张玥,张牧茵,张行勇.陕西农业科技成果传受模式探讨[J].唐都学刊,2012,28(4):113-119. 被引量:1
-
7任丽娟.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业科技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22):12-13. 被引量:2
-
8张行勇,段琪.西北地区出版社经营管理调查报告——兼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生存与发展管理模式[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130-133. 被引量:1
-
1默白,王非.“政校合作”寻求产业突破之路[J].西部大开发,2010(4):66-67. 被引量:1
-
2王晓岚.试论科技兴农与农业科技传播[J].农村经济,1999(6):2-4.
-
3先行先试 高新区体制创新打造科技特区[J].硅谷,2012(13).
-
4宁波高新区欲建“三大特区”建设自主创新引领区行动计划启动[J].硅谷,2012(9).
-
5晓见.多角度探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科协“四大”学术讨论会交叉学科分会场纪要[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7(7):69-71.
-
6顾海明,曹俊.生物医药孵化器之成功因素探索[J].杭州科技,2002,23(3):6-6. 被引量:2
-
7刘炳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研究[J].石油科技论坛,2003,22(2):34-41. 被引量:5
-
8农业科技20年成就与展望[J].农村工作通讯,1998,0(7):27-28.
-
9崔允哲.信贷要为科技兴农做贡献[J].农经,1995(3):8-8.
-
10高汝强,张绍文,程朝阳.搞好园艺科技示范项目 服务“三农”推动经济发展[J].云南科技管理,2005,18(3):47-47.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