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30,共7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参考文献2
-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56年、2002年..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57年..
共引文献167
-
1鲁品越.哲学主题的历史变迁与当代走向——兼论“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解[J].哲学研究,2004(7):10-15. 被引量:6
-
2丁立群.社会主义:平等、民主与自由——德拉-沃尔佩的社会主义理论[J].哲学研究,2003(2):27-32.
-
3王岩.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重构[J].哲学研究,2003(3):10-14. 被引量:12
-
4陆剑杰.马克思哲学中人文关怀维度的“解蔽” 要靠对它的实践论的正确解读[J].哲学研究,2003(3):35-37. 被引量:5
-
5郭渐强.行政执法的伦理维度[J].求索,2004(8):67-69. 被引量:7
-
6曹刚,戴木才.问题与主义之间——应用伦理学该如何应用[J].哲学研究,2004(8):71-77. 被引量:5
-
7吴向东.制度与人的全面发展[J].哲学研究,2004(8):78-83. 被引量:54
-
8杨学功.辩证法的批判本性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J].哲学研究,2002(5):22-24. 被引量:3
-
9杨学功.也谈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兼与俞吾金先生商榷[J].哲学研究,2002(6):24-29. 被引量:17
-
10孙麾.马克思自我批判精神的深刻启示[J].哲学研究,2001(11):3-5.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211
-
1贺来.“道德共识”与现代社会的命运[J].哲学研究,2001(5):24-30. 被引量:61
-
2胡沫,东建广.从人的生活世界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学跃迁[J].河北学刊,2007,27(1):78-81. 被引量:2
-
3鲍宗豪.论全球化时代的社会管理创新能力[J].河北学刊,2007,27(4):54-59. 被引量:5
-
4郭建宁.中国“和”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J].今日浙江,2005(7):19-20. 被引量:10
-
5陈鹏.成“人”:成人教育的终极目的[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1(4):30-31. 被引量:4
-
6陈泽.科研型校长的素养建构及其培养模式[J].教育研究,1999,20(12):72-73. 被引量:5
-
7景天魁.中国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9(6):54-66. 被引量:129
-
8陈铁民.拓开发展研究的新方向──评佩鲁的《新发展观》[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7(2):6-10. 被引量:2
-
9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20(3):7-16. 被引量:888
-
10张奎良.试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哲学发展轨迹[J].哲学研究,1994(2):32-39.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30
-
1卢衍昌.坚持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5(3):114-116. 被引量:2
-
2张乐天.论科学发展观与教育政策的创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63-67. 被引量:3
-
3刘友金,陈文化.三类科学技术“集成”:一种全新的科技观[J].科学学研究,2006,24(3):342-347. 被引量:3
-
4冉思东.论中国宪法的人权表达[J].法学家,2006(3):62-68. 被引量:5
-
5王东,林锋.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五大生长点[J].理论学刊,2006(9):53-58. 被引量:5
-
6李立生.三类教育集成与和谐发展的人——一种新的科学教育观探析[J].学术论坛,2006,29(10):194-198.
-
7沈学君,刘明海.从文化的视角看社会发展[J].兰州学刊,2007(5):171-172.
-
8仲彬.马克思的个性观探微[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23(5):28-32.
-
9桂伟方.浅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J].现代企业文化,2008(6):10-11.
-
10沙永宝.灌输理论实践当代“人本化”发展之探究[J].前沿,2008(10):28-31.
二级引证文献112
-
1俞滨,汪卫芳,肖佳奇.再生性贫困、继发风险及其阻断机制——基于H省X县的调查分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21(2):41-50. 被引量:2
-
2齐延平,朱家豪.完全自动化决策拒绝权的双重功能及实现路径[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3,31(6):157-174. 被引量:3
-
3王倩,袁中华.要件事实论视野下民法典之解释学展开路径[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3,31(2):161-176. 被引量:1
-
4李世刚.民事救济规范竞争关系的协调[J].中国法学,2023(2):246-265. 被引量:1
-
5冯珏.我国民事责任体系定位与功能之理论反思[J].政法论坛,2022,40(4):72-86. 被引量:13
-
6申国昌,王燕,申霞.建设高质量教育保障体系:现实依据、基本框架及实施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21(11):26-33. 被引量:21
-
7程秀兰,陆振杰,陈素园.国家支持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基于2010—2020年相关政策文本的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1):8-16.
-
8袁宇奇.两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的新发展[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9,0(11):229-230.
-
9霍旭戈.民事责任论纲[J].西南法律评论,2021(1):16-33.
-
10郭雅杰.民事法律关系在民法体系中的地位探究[J].楚天法治,2019,0(12):63-64.
-
1胡燕,王秀华.论可持续发展观与档案事业建设[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3(4):141-145. 被引量:1
-
2魏勇.可持续发展——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必然选择[J].南亚研究季刊,2001(1):73-76. 被引量:1
-
3丁秀峰.青少年推理能力初探[J].心理科学通讯,1987,10(1):46-50.
-
4哲学课改革如何做到“精学管用”的一点设想[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1(4):17-18.
-
5鲁茗.论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7(6):90-92. 被引量:3
-
6黄力之.“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还是抽象的人道主义?[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1):16-19. 被引量:2
-
7李品秀.社会发展观和企业管理在我国传媒集团化中的应用[J].经济问题探索,2006(9):153-156. 被引量:1
-
8刘翔平.成功和幸福[J].全国新书目,2009,0(21):34-34.
-
9刘沛东.走进颐和园[J].天天爱科学,2017(1):78-79.
-
10杨晚潜.我馆信息检索实践课情况分析与思考[J].贵图学刊,2010(2):70-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