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2004~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17
出处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5,共9页
Journal of Management World
同被引文献133
-
1王晟.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对策探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28(3):57-62. 被引量:22
-
2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方法——2011年人的发展经济学高端论坛专题讨论(三)[J].改革与战略,2012,28(7):10-18. 被引量:3
-
3胡学锋.坚持以人为本 改进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J].南方经济,2004,33(7):11-14. 被引量:7
-
4韩春利,孙晋海,曹莉.我国“奥运争光计划”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8):7-12. 被引量:24
-
5石晨光.关于下岗职工生活保障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1999(1):87-91. 被引量:2
-
6李斌,李小云,左停.农村发展中的生计途径研究与实践[J].农业技术经济,2004(4):10-16. 被引量:126
-
7高德步,吕致文.内外环境制约下的中国新型工业化战略选择[J].改革,2004(3):23-29. 被引量:20
-
8权衡.中美收入不平等的效应比较及其理论含义[J].世界经济研究,2004(8):77-82. 被引量:9
-
9何添锦.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04(9):15-17. 被引量:10
-
10李斌.投资、消费与中国经济的内生增长:古典角度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20(9):13-23.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17
-
1唐皇凤.制衡资本权力——转型中国确保制度正义的关键[J].公共管理学报,2008,5(3):1-12. 被引量:10
-
2杨万东.我国居民消费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25(5):76-80. 被引量:7
-
3楚永生.论和谐社会构建的三维框架及建设方略[J].求实,2005(6):51-54.
-
4胡学锋.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因素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26(3):117-121. 被引量:7
-
5陈荣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的探讨[J].生态经济,2005,21(10):72-74. 被引量:1
-
6胡学锋.对和谐广东的统计描述和评价方法的研究[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5,4(5):80-84. 被引量:10
-
7赵小谛.农地产权配置与中国城市化演进均衡[J].求索,2006(1):5-8. 被引量:1
-
8姚远,安应民.企业的和谐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J].未来与发展,2006,27(3):5-9. 被引量:4
-
9赵小谛.城市化均衡的农地产权变迁依赖[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10(2):49-53.
-
10王蓓.略论下岗职工的基本状况及其与失业的并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1):36-3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88
-
1余少谦.和谐社会内涵、特征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多学科、多指标视角[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20-24. 被引量:1
-
2杨莉.论我国居民收入现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24(11):72-74. 被引量:1
-
3孙琳,姚远.论传媒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J].西部法学评论,2006(2):143-145. 被引量:2
-
4王力南.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函数之比较分析[J].消费导刊,2008,0(12):12-13. 被引量:2
-
5张永韬.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常态:特征、挑战与转型[J].体育与科学,2015,36(5):22-27. 被引量:53
-
6胡学锋.对和谐广东的统计描述和评价方法的研究[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5,4(5):80-84. 被引量:10
-
7杨少华,林福永.和谐社会构建中企业的责任与发展模式[J].商业时代,2006(16):6-6. 被引量:2
-
8郭哲.论取消农业税的法治意蕴[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27(4):121-124.
-
9课题组,孟东方,易小光,李志,朱勋春,龚丽,丁瑶,柯艳霞,葛南南,袁韵锋,黄意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研究论纲[J].改革,2006(11):99-105.
-
10陈松洲.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探析[J].生态经济,2006,22(12):44-47. 被引量:4
-
1温春娟.近年来镇域经济理论研究取得的进展[J].中国国情国力,2010(8):15-18. 被引量:5
-
2徐金山.泸西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突出的几个重点[J].企业与市场(上半月),2006(7):58-59.
-
3李保成,袁乃惠.统筹城乡发展 壮大县域经济——铜川市县域经济发展调查报告[J].陕西统计与社会,2009(3):39-41.
-
4李培林.2004—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J].学术动态(北京),2004(29):2-15. 被引量:1
-
52004—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J].学术动态(北京),2004(29):1-1.
-
6温延博.赤峰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J].松州学刊,2011(1):20-22.
-
7困扰中国的七大社会问题需要引起高度警惕[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05(2):37-38.
-
8杨丽云.加快推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民营化的思考[J].红河探索,2004,0(3):27-30.
-
9石江林.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J].福建党史月刊,2008(S1):47-48.
-
10于立,宫长亮,刘妍.东北老工业基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辽宁科技参考,2005(6):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