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13,共3页
二级参考文献7
-
1F.L.丹玛克,李美格.儿童读物中的男性和女性:交叉文化分析[J].心理科学通讯,1981,4(3):15-20. 被引量:12
-
2朱晓斌.从我国三种小学语文课本看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兼与美国一种阅读课本的比较[J].教育研究,1994,15(10):52-57. 被引量:38
-
3曾天山.论教材文化中的性别偏见[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2(4):34-39. 被引量:69
-
4史静寰.教材与教学:影响学生性别观念及行为的重要媒介[J].妇女研究论丛,2002(2):32-36. 被引量:51
-
5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
6杨钋 林小英.聆听与倾诉--质的研究方法应用论文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3.
-
7韦禾.社会性别:教育研究的新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02,31(5):44-47.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74
-
1聂建亮.对我国性别刻板印象的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07(Z2):89-92. 被引量:9
-
2曲雯.编辑学研究领域性别意识的缺失及其思考[J].编辑之友,2004(S1):18-20. 被引量:2
-
3雷敏.论性别角色差异对外语学习影响[J].大家,2012(9):173-173.
-
4武晓伟.小语教材的人物性别分析——以河教版小语教材为例[J].黑河学刊,2009(9):116-117.
-
5李明欢.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关于当代中国女大学生社会性别观的若干思考[J].妇女研究论丛,2004(4):25-30. 被引量:36
-
6缪周芬.女性性别角色的发展[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2(3):13-16. 被引量:5
-
7孙琼如.令人担忧的价值取向——对女大学生价值取向回归传统的思考[J].青年探索,2005(4):6-9. 被引量:3
-
8刘燚.女大学生成才的性别文化背景及教育应对[J].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6(2):22-26. 被引量:1
-
9缪周芬.论女性成长与性别教育[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1):101-104. 被引量:3
-
10吴祠珍.从符号学的视角谈女性教育[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1(4):81-83.
-
1郭高萍.论托马斯·哈代小说中的男权意识——从叙事学视角分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25(6):77-81. 被引量:3
-
2肖敏.浅析英语词汇上的性别歧视现象[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181-182. 被引量:1
-
3嘉行.常见近义词辨析(六)[J].语文世界(中旬刊),2011(8):44-44.
-
4会说不会写的词语[J].天津中学生,2011(10):48-48.
-
5马叔骏.“然后”的然后[J].汉字文化,2011(5):26-27. 被引量:1
-
6马联昌.性别偏见在西班牙语中的投影[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2,13(1):22-24.
-
7吴霞.《聊斋志异》爱情小说中的性别偏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5):78-80. 被引量:3
-
8薛慕煊.英语词汇中的性别偏见[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1):100-102. 被引量:1
-
9邓海燕.论儿童文学与文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西北职教,2009(5):23-23. 被引量:1
-
10巧填成语[J].阅读与作文(小学低年级版),2011(7):83-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