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学理依据
被引量: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学是应该培养通才还是专才?这是一个长期困扰着高等教育学界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教育的终极目标、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本体需要、科学与人文融合的需求三方面深入地分析,论证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学理依据。
作者
谷建春
张世英
机构地区
长沙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长沙大学
出处
《求索》
CSSCI
2004年第12期172-174,共3页
Seeker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
EIA030442
关键词
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整合
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51
同被引文献
107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39
参考文献
5
1
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
.《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02页.
3
鲁洁.
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J]
.教育研究,1997,18(4):16-19.
被引量:272
4
鲁洁.
科学教育的人文观照[J]
.江苏高教,1997(5):3-7.
被引量:5
5
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版,第95、89页.
共引文献
351
1
孔祥彬,陈一宁,屈霖,刘怡琳.
基于通识课的小型课程图书馆模式设计与实践——以君子图书馆为例[J]
.通识教育研究,2020(1).
被引量:1
2
陈茜.
芬兰教育中的通识理念[J]
.通识教育研究,2019,0(1):182-188.
3
宁本涛,覃梦蒙.
“五育”如何美美与共[J]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2):48-53.
被引量:18
4
谷建春.
论大学教育整合的目标[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5):159-161.
5
李平,谢兰荣.
大学通识教育内涵探索[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S1):28-30.
被引量:1
6
李涛.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与学生的发展[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3(3):6-8.
被引量:1
7
周天梅.
高师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必要性[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8(2):71-72.
8
张寿松.
近十年我国通识教育研究综述[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20):12-14.
被引量:52
9
李海艳.
浅析我国高校加强“通识教育”的迫切性[J]
.宿州学院学报,2008,23(6):145-147.
被引量:1
10
陈洪琳.
赫钦斯高等教育思想对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启示[J]
.文教资料,2008(3):115-118.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07
1
周奔波,丁为,王细芳.
大学通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初探[J]
.高教论坛,2005(2):16-19.
被引量:31
2
李燕.
高校图书馆应成为大学生良师益友[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z1):131-132.
被引量:3
3
王春春.
浅谈中国通识教育之争[J]
.医学教育探索,2003,2(4):6-9.
被引量:3
4
陈卫平,刘梅龄.
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及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1987,8(2):74-78.
被引量:16
5
鲁洁.
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J]
.教育研究,1997,18(4):16-19.
被引量:272
6
金观涛,樊洪业,刘青峰.
历史上的科学技术结构——试论十七世纪之后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原因[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82,4(5):7-23.
被引量:22
7
于海洪.
地方高校通识教育应该是专业的通识教育[J]
.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08(4):44-48.
被引量:4
8
黄进.
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J]
.中国高等教育,2004(12):20-21.
被引量:34
9
冯增俊.
香港高校通识教育初探[J]
.比较教育研究,2004,25(8):66-70.
被引量:18
10
蔡映.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6):76-79.
被引量:110
引证文献
16
1
刘世昌.
知识本身即为目的——纽曼自由教育思想述评[J]
.长沙大学学报,2005,19(3):103-105.
被引量:6
2
朱小军.
有机整合高职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策略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06(10):22-23.
被引量:1
3
刘继林.
高等教育要“制造机器”还是培养人才[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B12):14-15.
4
蓝芬芬.
利用生物文献知识源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20(5):127-130.
5
张慧洁,孙中涛.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研究综述[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7(5):81-88.
被引量:59
6
吴新中.
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冲突与融合[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10):285-287.
被引量:20
7
张猛.
论地方高校知识产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32(7):96-98.
被引量:4
8
谢金.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辩证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2012(8):30-30.
9
姜彩丽.
论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融合[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8):47-48.
被引量:4
10
姚志友,刘传俊.
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缘起、意蕴及实现路径[J]
.中国农业教育,2014,15(2):9-14.
二级引证文献
139
1
董建华,李文.
新商科人才培养背景下财务管理课程思政探索[J]
.会计师,2022(19):103-105.
被引量:3
2
汪矜持.
通专融合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与价值引领体系构建[J]
.汉字文化,2023(23):26-28.
被引量:1
3
晋松,吴克,陈玲,陈俊.
环境通识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探索与实践——以“环境科学概论”为例[J]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20,37(5):130-134.
被引量:3
4
张铭,吕婷,崔鑫琳,林佩珊,李玲,张萌萌.
在生物教学中培育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初步探索[J]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3,3(2):14-16.
被引量:3
5
包敖敦其木格.
纽曼自由教育思想解读[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5):126-127.
被引量:1
6
唐杰军,姜晖.
探索适应企业需求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J]
.企业技术开发,2008,27(6):101-103.
被引量:7
7
李芳.
西方自由教育思想探析[J]
.教师,2009(18):115-116.
8
张巍.
试论法学专业实习的困境与出路[J]
.教育与职业,2010(12):164-166.
被引量:6
9
崔霞蔚,李化树.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涵义研究综述[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1,11(1):5-6.
被引量:3
10
刘坤,关鹰,孙鹤旭,杨鹏.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J]
.计算机教育,2010(24):49-52.
被引量:3
1
岳爱臣.
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原则[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5):101-103.
被引量:15
2
徐丽华.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人文·科学”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20(3):55-57.
3
李海林.
个性化阅读的学理依据和教学形态[J]
.小学语文教学,2005(9):31-34.
被引量:8
4
王一定,徐定华,李金轩.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理论依据探析[J]
.中国市场,2006(18):48-49.
5
季晓艳.
以大学生就业为视角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J]
.文教资料,2007(6):45-46.
被引量:4
6
马勇.
试用“体”、“用”范畴探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1):146-148.
被引量:6
7
廖彬,胡金龙.
通识课程“信号与信息”的教学方法研究[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5):108-109.
8
张宝林.
科学与人文融合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
.文教资料,2006(14):85-86.
被引量:1
9
刘满希.
课堂: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学科教学主渠道[J]
.江苏教育研究,2006(6):15-17.
10
许璨.
自奋其力,自致其知——信息技术课程协作教学的尝试[J]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9):52-53.
求索
2004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