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1-78,共8页
Tibetan Studies
共引文献25
-
1桑佳旻.粮食生产因何发生——农业起源动因研究述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2):154-164. 被引量:1
-
2李抱荣.河姆渡文化的文化生态研究[J].东南文化,1993(4):54-69. 被引量:8
-
3张敏,汤陵华.江淮东部的原始稻作农业及相关问题的讨论[J].农业考古,1996(3):106-121. 被引量:17
-
4徐旺生.西藏原始农业初探[J].古今农业,1994(2):18-22. 被引量:5
-
5古世禄,马建萍,古兆明,独俊娥,孙常青.山西谷子(粟)栽培起源与初始发展[J].山西农业科学,2004,32(4):24-28. 被引量:11
-
6唐燮军,潘朝辉.中国农业的本土起源及其三大模块[J].贵州文史丛刊,2003(1):48-52. 被引量:3
-
7刘志一.关于稻作农业起源问题的通讯[J].农业考古,1994(3):54-70. 被引量:28
-
8徐旺生.中国家水牛的起源问题研究(下)[J].四川畜牧兽医,2005,32(5):58-58. 被引量:5
-
9张家诚.中国古代治水的科学思想[J].水科学进展,1996,7(2):158-162. 被引量:7
-
10李春华.北方地区史前旱作农业的发现与研究[J].农业考古,2005(3):10-1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92
-
1王秀红,申元村.柴达木盆地耕地荒漠化及其防治[J].中国沙漠,2001,21(z1):43-47. 被引量:25
-
2刘景芝,赵慧民.西藏贡嘎县昌果沟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1999(4):1-10. 被引量:15
-
3汤惠生.略论青藏高原的旧石器和细石器[J].考古,1999(5):44-54. 被引量:33
-
4王象坤,孙传清,张居中.中国栽培稻起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农业考古,1998(1):11-20. 被引量:12
-
5王海明.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研究与考古发掘[J].农业考古,1998(1):78-86. 被引量:11
-
6向安强.长江中游是中国稻作文化的发祥地[J].农业考古,1998(1):212-222. 被引量:11
-
7侯石柱.西藏考古工作的回顾——为西藏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而作[J].文物,1985(9):1-8. 被引量:12
-
8童恩正.西藏考古综述[J].文物,1985(9):9-19. 被引量:93
-
9才让太.古老象雄文明[J].西藏研究,1985(2):96-104. 被引量:59
-
10何炳棣,马中.中国农业的本土起源(续)[J].农业考古,1985(2):72-80. 被引量:7
引证文献7
-
1唐燮军,潘朝辉.中国农业的本土起源及其三大模块[J].贵州文史丛刊,2003(1):48-52. 被引量:3
-
2拉本.青稞的民族文化内涵阐释[J].青海民族研究,2011,22(1):164-166. 被引量:6
-
3霍巍.西藏高原史前农业的考古学探索[J].民族研究,2013(2):110-121. 被引量:9
-
4霍巍.范式转变与路径突破:近年西藏史前史研究新趋势[J].历史研究,2013(3):134-144.
-
5丁柏峰.简论7-9世纪唐与吐蕃对青海的争夺和开发[J].青海社会科学,2019,0(2):198-204. 被引量:1
-
6丁柏峰.地理环境与青藏关系历史发展述评[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6(2):220-230.
-
7魏兴琥,杨萍,董光荣.西藏“一江两河”中部地区的农业发展与农田沙漠化[J].中国沙漠,2004,24(2):196-200. 被引量:23
二级引证文献42
-
1宋吉香.西藏考古出土粟类作物研究[J].中国藏学,2023(3):20-28.
-
2赤列次仁.也谈粟在史前西藏的传播[J].中国藏学,2023(3):10-19.
-
3邓艾,马彪.藏区农业区位优势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3):51-56. 被引量:5
-
4赵艳,罗万玲,杨青松.FTIR光谱主成分分析鉴别不同产地青稞[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6):1415-1418. 被引量:6
-
5尉元明,王静,乔艳君.化肥、农药和地膜对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国沙漠,2005,25(6):957-963. 被引量:57
-
6白虎志,马振锋,董文杰,李栋梁,方锋,刘德祥.西藏高原沙尘暴气候特征及成因研究[J].中国沙漠,2006,26(2):249-253. 被引量:23
-
7杨少平,刘华忠,张学君.西藏中西部风成沙的地球化学特征[J].中国沙漠,2006,26(3):345-350. 被引量:6
-
8董朝阳,樊胜岳,钟方雷,马永欢.中国沙漠化过程中人文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沙漠,2006,26(4):657-663. 被引量:12
-
9常春平,邹学勇,张春来,黄永梅,程宏,赵延治,全占军,邱玉郡,房志玲,王升堂.拉萨河下游河谷风沙源分布特征及其成因[J].山地学报,2006,24(4):489-497. 被引量:11
-
10除多,张镱锂,郑度.拉萨地区土地利用变化[J].地理学报,2006,61(10):1075-1083. 被引量:22
-
1吴德梅.西藏拉孜小油菜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9(18):109-110.
-
2高生莲,杜成忠.高海拔地区青稞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9):50-50. 被引量:3
-
3刘文华.青稞栽培技术浅析[J].昌都科技,1997(2):29-34.
-
4张云霞.对青稞高产栽培技术的分析和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0(6):62-63. 被引量:3
-
5青稞作物开发前景广阔[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4,6(4):63-63.
-
6杨中雄.迪庆州青稞栽培现状及产业化发展[J].云南农业,2013(3):46-47. 被引量:2
-
7罗桑.西藏地区青稞增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4(12):193-193. 被引量:2
-
8次巴.西藏气象条件及青稞栽培技术研究[J].北京农业(下旬刊),2014(10):38-38. 被引量:5
-
9叶明开.单倍体的形成及其育性[J].生物学通报,2007,42(5):24-25. 被引量:1
-
10张亚生,禹代林,关卫星,小尼玛扎西,李新年,拉巴次仁,肖中新.略论西藏山地农业生态系统[J].西藏农业科技,2003,25(1):18-30.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