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2004年第12期134-138,共5页
China Youth Study
同被引文献19
-
1谢剑虹.浅析情感智商、逆境商数和智商[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9(1):46-48. 被引量:6
-
2肖乾.中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障碍与对策分析[J].湖南有色金属,2002,18(S1):83-85. 被引量:1
-
3邱永明.人才定义大讨论及其成果的价值[J].人才资源开发,2009(3):13-15. 被引量:4
-
4尹建平.论阻碍创造型人才成长的因素[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4):100-102. 被引量:2
-
5吕钦,鄢平.创新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消费导刊,2009,0(5):23-24. 被引量:30
-
6张善红,石红波,潘雄峰.科研人员的情商探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4,24(3):91-93. 被引量:3
-
7卢家楣,刘伟,贺雯,卢盛华.情绪状态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2,34(4):381-386. 被引量:83
-
8郝宁,吴庆麟.创造力与能力、专长及胜任力关系评述[J].心理科学,2005,28(2):501-504. 被引量:13
-
9卢家楣,贺雯,刘伟,卢盛华.焦虑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5,37(6):791-796. 被引量:43
-
10欢迎订阅2005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24(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2
-
1王璇,马博,辛春林.基于SEM原理的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模型研究[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1,43(5):11-16. 被引量:2
-
2汪小芳.创造力内涵的心理学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F06):15-16. 被引量:1
-
3丁佩琴,马旭军.基于SEM的煤机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3,12(5):132-135.
-
4赵伟,包献华,屈宝强,林芬芬.创新型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6):113-117. 被引量:84
-
5赵伟,张亚征,彭洁.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创新素质与创新行为关系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12):97-103. 被引量:4
-
6高红.民办高职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中的经管类专业建设研究[J].商情,2014(38):182-182.
-
7项桂娥.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型与重构——以池州学院合作教育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4,28(6):13-17. 被引量:5
-
8何丽君.青年科技领军人才胜任力构成及培养思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8):145-149. 被引量:18
-
9方大春,张凡.高校经济管理专业跨学科融合的机遇与挑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5):151-154. 被引量:1
-
10廖志豪,廖建华.创新型科技人才职业素质自我认知[J].中国科技论坛,2017(7):126-133. 被引量:8
-
1韩迎春.思想政治教育中非智力因素问题研究述评[J].求实,2007(1):83-84. 被引量:5
-
2曲清贵.领导者与管理者[J].中国社会导刊,2005(12S):26-27.
-
3徐政.创新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8(12):16-17.
-
4王树芳.也谈知识分子政策问题[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4(Z1):182-184.
-
5新知识文摘[J].北京支部生活,1995,0(12):48-48.
-
6方玄初.弘扬传统美德 扎下中华文化的根[J].冶金企业文化,1994,0(5):20-21.
-
7于文廷.知识分子问题在中国的重大意义─—领会邓小平同志的一个重要思想[J].学术交流,1995(2):64-66.
-
8章立明.边疆民族地区文化转型略论[J].创造,1998,6(1):51-52.
-
9赵智勇,秦佳晶.关于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若干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22(3):90-91. 被引量:2
-
10孙景协.牢固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马克思主义观念[J].理论学刊,1985(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