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改善生态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验启示
被引量:5
参考文献7
-
1姜文平.德国新政府科技发展政策走向[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99,14(2):19-20. 被引量:2
-
2史文瑞.1999年德国科技发展综述[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0,15(4):15-18. 被引量:5
-
3王凯.德国新世纪能源政策[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1,16(6):42-43. 被引量:2
-
4季杰.德国推动环保事业的重要举措[J].国外经济管理,2001,.
-
5藩治.德国调整能源产业.国际金融报,2003-1-29.
-
6李华友.德国生活垃圾管理对中国的启示.中国环境报,2003-10-24.
-
7刘海燕.德国打造现代环保农业.科学时报,2003-11-18.
共引文献6
-
1辛欣.德国信息产业发展状况综述[J].德国研究,2001,16(2):45-48. 被引量:1
-
2黄玲,张映红.德国新能源发展对中国的战略启示[J].资源与产业,2010,12(3):48-53. 被引量:25
-
3陈强,霍丹.德国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及特征分析[J].德国研究,2013,28(4):86-100. 被引量:42
-
4桑倞,杨伟国.欧洲新经济的政策结构探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6):52-57. 被引量:1
-
5刘强.德国弗朗霍夫协会企业化运作模式[J].德国研究,2002,17(1):62-65. 被引量:14
-
6李研.后默克尔时代德国对华科技政策展望--政党变动的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21(9):181-188.
同被引文献74
-
1李兆前,齐建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21(9):145-154. 被引量:112
-
2贾敬德.淡水渔业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J].淡水渔业,2004,34(5):59-61. 被引量:23
-
3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J].中国发展,2003,3(2):17-21. 被引量:11
-
4曾庆存 ,曾晓东 ,王爱慧 ,Robert E.Dickinson ,Xubin Zeng ,Samuel S.P.Shen .大气和植被生态及土壤系统水文过程相互作用的一些研究[J].大气科学,2005,29(1):7-19. 被引量:15
-
5马祥华,焦菊英,温仲明,白文娟,焦峰.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被恢复中土壤物理特性变化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1):17-21. 被引量:60
-
6陈金华,李洪波.试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以武夷山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7(1):11-15. 被引量:31
-
7张鸿铭.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与思考[J].环境保护,2005,33(2):41-45. 被引量:32
-
8周启星,张倩茹.东北老工业基地煤炭矿区环境问题与生态对策[J].生态学杂志,2005,24(3):287-290. 被引量:11
-
9刘劲松.中国矿产资源补偿机制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5(2):10-15. 被引量:48
-
10龙如银.资源外部性与矿业城市补偿机制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5(3):150-154.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5
-
1陈咏梅.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生态环境与旅游开发[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5,17(4):25-27. 被引量:1
-
2李君浒,董永观,邱永泉,梁晓红,葛伟亚.论我国矿山环境管理与矿业可持续发展战略[J].采矿技术,2006,6(3):70-72. 被引量:7
-
3梁文静,杨正勇.关于渔业循环经济研究的文献综述[J].渔业经济研究,2009(2):20-25. 被引量:4
-
4宋海涛,王海波,刁云飞,郑红.黑龙江省乌拉嘎金矿废弃地植被恢复情况研究[J].森林工程,2011,27(5):29-34. 被引量:3
-
5马跃.中国循环渔业发展研究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9):58-61.
二级引证文献15
-
1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J].中国发展,2003,3(2):17-21. 被引量:11
-
2穆彪,杨立美,周明蓉.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福建林业科技,2007,34(4):241-247. 被引量:4
-
3曹晓凡,周黎.对修改《矿产资源法》的几点浅见——以矿山环境保护为重点[J].矿业工程,2008,6(4):11-13. 被引量:3
-
4曾晓妹,杨金红,尹丽.衡南矿业用地现状及对策研究[J].矿业工程,2008,6(5):17-19. 被引量:3
-
5曾晓妹,杨金红,尹丽.衡南县矿业用地现状及对策研究[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8,28(6):5-8.
-
6赵文杰.浅议矿产资源法的修改[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26):253-254.
-
7史若萱.浅议矿产资源法的修改[J].世纪桥,2010(21):50-51.
-
8周惠荣.滇池流域采矿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J].林业调查规划,2012,37(1):72-77. 被引量:13
-
9贾玉东,雷霁霖,刘滨.循环经济转型下的中国鲆鲽类养殖产业[J].渔业信息与战略,2012,27(4):330-335. 被引量:4
-
10李亚丽,王维,秦飞,俞元春.植被恢复对建筑垃圾填埋场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影响研究[J].林业科技,2013,38(6):25-27. 被引量:1
-
1苏杨.环保企业期待介入[J].化工管理,2000(4):39-39.
-
2罗晨煜.我国电子垃圾回收与健康保护机制[J].经营管理者,2014(32):141-142. 被引量:1
-
3晓琳.环保农业应引起重视[J].农业机械,2010(15):36-36.
-
4本刊编辑部.是该提环保农业的时候了[J].农业机械,2010(15):24-24. 被引量:1
-
5三措并举推进节能、环保农业[J].农家致富,2012(5):48-48.
-
6王玉兴,奚永新,苏寿琴,李晓茅,赵效.洱海流域环保农业发展思路探讨[J].环境保护,2008,36(20):43-44. 被引量:3
-
7汪连涛,王国清,汪德志,徐俊伟.日本发展环保农业的简述[J].黑龙江畜牧科技,1993(1):42-43.
-
8汞对鱼类的污染[J].水产科技情报,1972(5):32-33.
-
9杜仓宇.英国防治大气污染的经验启示[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30(5).
-
10任占林,王维航.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18-119.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