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恶魔性”与莱维屈恩的音乐创作──关于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研究
被引量:10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参考文献27
-
1Mann, Thomas, Gesammehe Werke in 12 Bdn. , Bd. 6, Berlin: Au fbau - Verlag, 1956.
-
2范大灿编.《卢卡契文学论文选》第1卷.关惠文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571页,第567页.
-
3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21页.
-
4Doktor Faustus,S. 327- 328.
-
5威廉·芭蕾特.《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研究》.段德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第43页,,第178页.
-
6Brandt, Helmut und Kaufmann. Hans, Werk und Wirkung Thomas Manns in unserer Epoche, Belin und Weimar :Aufbau Verlag.S. 277.
-
7Doktor Faustus,S. 676.
-
8卡夫卡 叶廷芳 黎奇译.《卡夫卡书信日记选》[M].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33,35页.
-
9Doktor Faustus,S. 507-508.
-
10Mann, Thomas. Die Entstehung des Doktor Faustus, S. 279.
共引文献39
-
1陈思和.探索世界性因素的典范之作:《十四行集》(续)[J].当代作家评论,2004(4):121-140. 被引量:3
-
2王列生.论文艺人类学的学科目标、知识边界及理论框架[J].社会科学战线,2004(4):112-121. 被引量:3
-
3熊国华.李商隐诗歌的心灵性结构[J].江汉论坛,2004(10):109-112. 被引量:1
-
4刘晓春.个人历史、底层意识与性别的叙事——《金德顺故事集》研究[J].民族文学研究,2002,20(2):60-65.
-
5梁锡江.窗之惑——试论卡夫卡小说中"窗"的隐喻[J].外国文学评论,2004(4):32-39. 被引量:7
-
6宋剑华.灵魂的“失乐园”:论萧红小说的女性悲剧意识[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4):103-117. 被引量:21
-
7程爱民.原型批评的整体性文化批评倾向[J].外国文学,2000(5):67-74. 被引量:16
-
8孙彩霞.宗教精神的失落——谈《乡村医生》反讽《圣经》的主题[J].外国文学研究,2000,22(3):44-48. 被引量:6
-
9罗显克.柏拉图灵感论再认识[J].外国文学研究,2001,23(1):18-24. 被引量:3
-
10胡志毅.舞台、女性和“过渡仪式”──《舞台姐妹》的再读解[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2):57-5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46
-
1毕绪龙,宿玲.张炜《外省书》体味[J].当代小说,2001(8):55-56. 被引量:1
-
2卫茂平.托马斯·曼《魔山》中的中西文化评论及《绿蒂在魏玛》中的“中国格言”[J].中国比较文学,1994(2):223-233. 被引量:3
-
3杨武能.《魔山》:一个阶级的没落[J].外国语文,1990,15(2):70-75. 被引量:1
-
4董象,诸燮清.论托马斯·曼与《布登勃洛克一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1):97-103. 被引量:1
-
5武善增.“人”在幻象与魅影构建的废墟中失踪——浅析网络玄幻文学的审美困境及其表征的文化症候[J].扬子江(评论),2008(3):82-88. 被引量:6
-
6孙基林.台湾中生代网络诗歌及诗学初识[J].扬子江(评论),2008(3):89-92. 被引量:1
-
7陈思和.试论阎连科的《坚硬如水》中的恶魔性因素[J].当代作家评论,2002(4):31-44. 被引量:42
-
8李果.论李昂女性意识的嬗变[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5(1):22-24. 被引量:2
-
9[3]陈思和.试论阎连科《坚硬如水》中的恶魔性因素[M].中国现当代文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03.
-
10[4](俄)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上)[M].南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引证文献10
-
1赵世强.欲望:时代与人性的“推背式”思考——从祢衡的《鹦鹉赋》看其“恶魔”意识[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23(6).
-
2李春燕,苏薇.解析《拉帕齐尼的女儿》中的恶魔性因素[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10):96-97.
-
3荆爱珍,孙荣秀.试论李佩甫《城的灯》中的恶魔性因素[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04-107. 被引量:1
-
4白银花.走火入魔的女人——重读《雷雨》中的繁漪形象[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9(2):104-105.
-
5黄发有.从宁馨儿到混世魔王——华语网络文学的发展轨迹[J].当代作家评论,2010(3):10-18. 被引量:4
-
6仲米磊.“恶魔式”话语叙事与女性命运言说——以《杀夫》、《金锁记》为例[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2(4):61-65.
-
7黄兰花.托马斯·曼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9,21(2):71-76.
-
8戴从容.詹姆斯·乔伊斯小说的音乐性[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3(3):53-62.
-
9张新民.论曹禺《雷雨》中的“恶魔性”因素[J].时代文学(上半月),2007(3):32-34.
-
10陈思和.欲望:时代与人性的另一面——试论张炜小说中的恶魔性因素[J].文学评论,2002(6):62-71. 被引量:37
二级引证文献42
-
1刘晓飞.儿童生命的生态表达——评张炜的《我的原野盛宴》[J].百家评论,2021(1):31-39.
-
2陈晓明.历史、大地与20世纪50年代人——试析张炜《忆阿雅》中的“自省”问题[J].文艺争鸣,2022(6):24-44. 被引量:2
-
3栾梅健.精神的执火者——论张炜的文学观[J].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2021(1):19-28.
-
4赵世强.欲望:时代与人性的“推背式”思考——从祢衡的《鹦鹉赋》看其“恶魔”意识[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23(6).
-
5郭旭胜.浅谈李碧华《霸王别姬》中的恶魔性因素[J].华文文学,2004(1):39-43. 被引量:5
-
6张平,王启东.在现代文明的航船上回望传统——《古船》人物分析[J].长城,2010(12):45-46.
-
7谷继建.《色·戒》:人性的深度解读[J].电影文学,2008(1):55-56. 被引量:1
-
8郭旭胜.立意在反抗 指归在动作——析田汉《关汉卿》中的恶魔性因素[J].四川戏剧,2004(5):19-22. 被引量:1
-
9卢丽华.从纯粹走向浑重——从张炜小说看其精神立场的衍变[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6):35-38. 被引量:1
-
10张昭兵.怀念与追忆:与历史对话——论张炜小说历史叙事的诗性追求[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5(4):47-49.
-
1杨宏芹.试论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中的恶魔性[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5(3):55-61. 被引量:4
-
2二○○三年《黄河》总目录[J].黄河,2003,0(6):221-222.
-
3陈晨.论托马斯·曼文学创作中艺术与生活的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0(11):78-79.
-
405月的故事[J].故事家,2012(5):3-3.
-
5董颖.余华小说中恶魔性现象的初步统计分析[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02-104.
-
6黎醒.艺术家的覆灭之路——论托马斯·曼的中篇小说《死于威尼斯》[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2(2):117-118.
-
7黄燎宇.从《绿蒂在魏玛》看托马斯·曼的文学观[J].外国文学评论,1999(4):53-59. 被引量:1
-
8托马斯·曼(著),马文韬(译).译林新书介绍——《绿蒂在魏玛》[J].当代外国文学,2005,26(4):133-133.
-
9董颖.恶魔性概念的历史溯源[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6):124-126. 被引量:2
-
10董颖.论阎连科小说中的恶魔性[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8(2):79-8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