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理论探源
被引量:4
A study of origin of post-colonial theory
出处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1-65,共5页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同被引文献12
-
1冯宪光,魏红珊,姜飞,温恕.全球化与新殖民主义文化[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3):15-20. 被引量:4
-
2姜飞,冯宪光.马克思主义与后殖民主义批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1,23(2):10-16. 被引量:4
-
3刘象愚.法农与后殖民主义[J].外国文学,1999(1):55-60. 被引量:21
-
4戴元光.关于文化传播学的理论问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3(4):80-86. 被引量:25
-
5关世杰.谈传播学的分支──跨文化交流学[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3(1):64-69. 被引量:16
-
6陶家俊.后殖民[J].外国文学,2005(2):59-64. 被引量:10
-
7鞠贵芹.女性主义视阈下的花木兰形象演变[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28(4):81-84. 被引量:8
-
8李涛.动画形象的符号生产与传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8):106-109. 被引量:24
-
9李涛.动画文化:动画形象的符号学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7,27(10):196-201. 被引量:32
-
10杜志卿,张燕.图图奥拉的后殖民批评意识——重读《棕榈酒酒徒》和《我在鬼林中的生活》[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155-16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20
-
1刘阳.基于本土化之上的东西方对话——评《国际跨文化传播精华文选》[J].新闻大学,2008(4):137-140. 被引量:3
-
2张丹,叶蕾.活跃与繁荣:中国传播学近10年的专业化进程[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4(1):43-47. 被引量:2
-
3刘阳.试论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建构——以2000—2008年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为背景[J].国际新闻界,2009,31(5):37-41. 被引量:13
-
4刘阳.我国本土化跨文化传播研究现状分析——以2000—2009年部分CSSCI新闻传播类学术刊物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7):130-136. 被引量:12
-
5朱清河.跨文化传播视角下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当代启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0(2):143-151. 被引量:8
-
6高倩楠,王盼.浅谈后殖民主义理论对中国传媒的警醒[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2(1):257-257.
-
7姜飞.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思想地图与中国国际传播规划的转向[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1):83-95. 被引量:21
-
8杨静,夏莹,聂敏娟.基于知识图谱的跨文化传播可视化分析——以1998—2014年CSSCI数据为例[J].文化与传播,2015,4(3):103-110. 被引量:1
-
9王祎.文化生态变迁:一种跨文化传播理论建构的框架[J].传媒观察,2018,0(6):64-71. 被引量:5
-
10郭建斌.民族国家内部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困境?出路?[J].新闻界,2018(8):40-46. 被引量: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