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0,共4页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参考文献7
-
1龚举善.新时期报告文学论纲[J].江汉论坛,1999(8):63-69. 被引量:3
-
2万国良.北京古观象台和我国古代天文学成就[J].学习与研究(北京),1986(1):51-52. 被引量:1
-
3高文升.世界纪实文学的兴盛及对当代中国纪实文学的影响[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6(1):39-44. 被引量:3
-
4张冠华.新时期纪实文学艺术创新谈片[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2(1):104-108. 被引量:2
-
5孙春旻.当代纪实文学文体概览[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6(1):45-51. 被引量:2
-
6陆文岳.新新闻报道与非虚构小说——兴盛于美国六、七十年代的一种文学新样式[J].外国文学研究,1990,12(4):139-144. 被引量:9
-
7吴亮.新闻小说这一年[J].文艺争鸣,1987(3):73-74.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8
-
1张捷.当代苏联小说中的纪实与虚拟[J].文艺评论,1988(2):114-120. 被引量:4
-
2吴松江.美国纪实文学评述[J].外国文学研究,1996,18(4):57-61. 被引量:6
-
3聂珍钊.《根》和非虚构小说[J].外国文学研究,1989,11(4):112-118. 被引量:12
-
4尹均生.从全球文化视野审视纪实文学[J].文艺争鸣,1989(2):4-12. 被引量:7
-
5谢泳.关于近期报告文学发展的一些问题[J].文艺争鸣,1989(2):60-62. 被引量:2
-
6吴亮.新闻小说这一年[J].文艺争鸣,1987(3):73-74. 被引量:6
-
7尹均生.论“报告小说”的兴起[J].文艺争鸣,1986(3):23-30. 被引量:3
-
8余一中.苏联的传记文学[J].当代外国文学,1994,15(4):134-143. 被引量:3
共引文献19
-
1刘浏.“非虚构”的十年讨论与中国非虚构文学研究[J].网络文学评论,2020(2):68-77. 被引量:4
-
2孙春旻.纪实小说:争议中的生存[J].小说评论,1999(3):36-39. 被引量:2
-
3张冠华.新时期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倾向[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6(3):93-98.
-
4龚举善.趋异时代报告文学的文体位移——关于“中心/边缘”论的辩证省思[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2(5):6-10. 被引量:2
-
5孙春旻.当代纪实文学文体概览[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6(1):45-51. 被引量:2
-
6周霞.美国战后非虚构小说对我国新时期纪实文学的影响[J].林区教学,2011(4):28-30.
-
7张海元,査玉瑶,张文利.新时期以来非虚构小说研究述评[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1(2):45-49. 被引量:5
-
8张冠华.论新时期纪实文学的自然主义真实观[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3(3):68-72.
-
9阚国美.纪实文学类目的建构探讨[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1(4):45-50.
-
10杜晓梅,王亚民.文艺文献文学:俄罗斯纪实文学的继承与发展——以《切尔诺贝利的祈祷:未来纪事》为例[J].俄罗斯研究,2016,0(6):149-167.
同被引文献19
-
1王晶.论非虚构小说对现实主义文学的新发展[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9(3):52-57. 被引量:3
-
2丁晓原.夏衍对报告文学的译介、倡导和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1995(3):105-109. 被引量:2
-
3伊塔马.埃文-佐哈尔,张南峰.多元系统论[J].中国翻译,2002,23(4):19-25. 被引量:278
-
4叶子南.散谈传记翻译[J].中国翻译,2005,26(5):91-92. 被引量:4
-
5叶子南.谈传记文本的翻译[J].中国翻译,2007,28(3):82-84. 被引量:5
-
6孙琳.《现代》杂志推介欧美文学作品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1-83. 被引量:1
-
7高文升.世界纪实文学的兴盛及对当代中国纪实文学的影响[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6(1):39-44. 被引量:3
-
8谢天振.非常时期的非常翻译——关于中国大陆文革时期的文学翻译[J].中国比较文学,2009(2):23-35. 被引量:26
-
9李辉.走进历史的深处──关于文人的思考与描述[J].当代作家评论,2000(1):74-80. 被引量:2
-
10许钧,宋学智.外国传记文学的翻译与出版面临“死胡同”─—国际首例状告译者的名誉诉讼案引发的思考[J].中国翻译,2000(1):53-5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5
-
1赵国月,高晓仙.文本类型视角下的非虚构文学翻译译者行为研究[J].语言教育,2020(1):60-64. 被引量:5
-
2何颖.翻译写作学视域下非虚构文学翻译“恶性欧化”现象——以约翰·卡雷鲁《坏血:一个硅谷巨头的秘密与谎言》简体中文译本为例的考察[J].武夷学院学报,2023,42(11):52-58.
-
3赵国月,朱斌.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英译全景扫描[J].外国语文研究,2024,10(3):62-71. 被引量:1
-
4赵国月,祝朝伟.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英语译介:问题与对策[J].中国翻译,2024,45(5):46-52.
-
5肖颖.基于叙事建构的纪实文学无本回译研究——以《再会,老北京》为例[J].现代语言学,2023,11(7):2854-2860.
-
1於可训.主持人的话[J].小说评论,2009(3):24-25.
-
2当代中国文学的缺失:与时代、人心、现实相疏离[J].新华文摘,2009(23):170-171.
-
3陈文.都市报记者锻造刍议[J].新闻知识,1998(9):26-27.
-
4郭水香,蒋志高.“华尔街日报体”的新闻采写技巧[J].传媒观察,2003(10):62-64.
-
5吕道宁.什么样的新闻作品易获奖——剖析部分获奖作品的采写技巧[J].记者摇篮,2002(10):25-25.
-
6何宗美.文化的结缘,研究的贯通——读《结缘:文学与宗教》后[J].书品,2010(6):69-72.
-
7在书籍中穿行[J].东西南北(大学生版),2007,0(9):92-92.
-
8刘保全.多出精品 培养人才[J].新闻与写作,1995(9):13-13.
-
9楼映方.新闻采写技巧与选题策划方式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8(6):218-218. 被引量:1
-
10媒体在广告中的责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4):95-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