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8-77,共10页
Historical Review
参考文献41
-
1林则徐.《四洲志》.《小方壶斋舆地丛钞》补编本.
-
2斌春.《乘横笔记》,《走向世界丛书》.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113页.
-
3刘锡鸿.《英轺私记》,《走向世界丛书》.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157-159页.
-
4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复乡职议》,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一).第8-10页.
-
5马建忠.《适可斋记言记行》,卷二.
-
6陈虬.《治平通议》.《救时要义》,《戊戌变法》(一),第228页.
-
7汤寿潜.《危言》.《议院》.《戊戌变法》(一).第177页.
-
8陈炽.《庸书》内篇,《乡官》.《戊戌变法》(一).第234~235页.
-
9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一,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4-55页.
-
10《谭嗣向全集》(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39,438,427页.
共引文献67
-
1屈永华.传统文化与民主法治关系论的历史考察[J].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19(3):135-144. 被引量:4
-
2朱浒,杨念群.现代国家理念与地方性实践交互影响下的医疗行为——中国红十字会起源的双重历史渊源[J].浙江社会科学,2004(5):168-177. 被引量:15
-
3杨国强.二十世纪初年知识人的志士化与近代化[J].史林,2002(B06):80-88.
-
4吴春梅.张之洞调和满汉思想述论[J].安徽史学,2001(4):28-31. 被引量:2
-
5杨国强.二十世纪初年知识人的志士化与近代化[J].浙江社会科学,2001(6):130-138. 被引量:3
-
6周秋光.晚清时期的中国红十字会述论[J].近代史研究,2000(3):134-192. 被引量:35
-
7周育民.清王朝覆灭前财政体制的改革[J].历史档案,2001,14(1):90-97. 被引量:5
-
8黎晓平.中国现代人权观念的起源[J].中国法学,2005(1):145-156. 被引量:10
-
9熊志勇.逸轨·内铄·博弈──基于新军发难辛亥的历史言说[J].湖北社会科学,2001(9):17-19.
-
10迟云飞.清末最后十年的平满汉畛域问题[J].近代史研究,2001(5):21-44. 被引量:28
同被引文献160
-
1周忠庆.嘉庆年间白莲教在汉水流域的反清斗争[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1):9-18. 被引量:1
-
2徐永志.论20世纪初直隶地区的社会整合──兼评袁世凯与北洋新政[J].清史研究,2000(3):1-12. 被引量:5
-
3刘伟.晚清“省”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变迁[J].史学月刊,1999(5):59-65. 被引量:21
-
4王建辉.知识分子群体与近代报刊[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8(3):80-87. 被引量:18
-
5朱英.戊戌至辛亥地方自治的发展——湖南保卫局与上海总工程局之比较[J].近代史研究,1999(4):92-112. 被引量:9
-
6余子明.清末地方自治与城市近代化[J].人文杂志,1998(3):104-108. 被引量:9
-
7郭莹.清末武汉地区的地方自治[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2(6):62-69. 被引量:3
-
8马小泉.晚清政府对地方自治的操纵与控制[J].历史档案,1995(4):112-118. 被引量:9
-
9郑永福.一九○五年以前中国的地方自治思潮[J].史学月刊,1983(2):63-68. 被引量:2
-
10吴桂龙.清末上海地方自治运动述论[J].近代史研究,1982(3):161-182. 被引量:7
引证文献12
-
1李菀宁.晚清时期绅治合法性基础的解体与重构尝试[J].社会中的法理,2019(1):71-117.
-
2蒋国宏.《预备立宪公会报》新论[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5,22(3):18-23. 被引量:1
-
3周玉玲.中国近代史上筹建基层民意机关的最初尝试[J].青海社会科学,2011(2):182-185.
-
4陈国申,高秉雄.我国地方政府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江汉论坛,2011(9):13-17.
-
5方平.地方自治与清末知识界的民族国家想象[J].史林,2012(2):103-114. 被引量:7
-
6刘志鹏.清末乡村自治立法的百年回顾与启迪[J].古今农业,2013(4):92-98.
-
7游欢孙.“城厢”与“乡厢”:清末武阳“城自治”区域的划分[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6(6):87-93. 被引量:2
-
8高俊.清末地方教育行政体制的确立[J].社会科学,2015(7):157-167. 被引量:2
-
9覃举东,韦广雄.雷殷与广西自治(1932-1939)[J].广西社会科学,2015(12):132-136.
-
10刘凤雪.清末“自治”观念的产生与发展[J].延边党校学报,2016,32(2):71-73.
二级引证文献13
-
1李长莉,唐仕春,李俊领.2011—2012年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史研究[J].河北学刊,2013,33(2):74-80. 被引量:1
-
2方平.孙中山地方自治思想论议[J].历史教学问题,2013(2):16-27. 被引量:1
-
3平保兴.亦谈蔡文森的《设立儿童图书馆办法》[J].图书情报研究,2015,8(1):88-90. 被引量:4
-
4姚尚建.城市变迁中的双重吸纳——基于国家与城市关系的历史视角[J].理论探讨,2015(3):135-139. 被引量:2
-
5许枫叶.清末地方军事化中的国家与社会——以“团练”言说为中心的考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8(3):235-240. 被引量:2
-
6席加新.清末兴学及由此产生的地方矛盾——以程龢《浙鸿爪印》为例[J].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9,0(12):168-169.
-
7齐超儒.近三十年清末民初地方自治研究述评[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41(1):116-124.
-
8左攀.清末自治思潮与地方本位主义的泛滥——以“制限外籍学生案”和“驱蔡风潮”为中心[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1):114-120.
-
9蔡双全.梁启超地方自治思想之“善变”述评[J].湖北社会科学,2021(11):103-110. 被引量:1
-
10祁梁.城乡差别与官绅失和:上海县的教育行政(1905~1923)[J].城市史研究,2022(1):152-169.
-
1曹成建.孙中山与蒋介石地方自治思想的差异[J].文史杂志,2000(5):40-42.
-
2李晔晔.南京国民政府对孙中山地方自治思想的继承及修正[J].泰山学院学报,2015,37(1):96-100.
-
3郑永福.“联治”思潮与军阀“联省自治”评析[J].史学月刊,1985(3):57-64.
-
4赵立.重析孙中山地方自治思想[J].学术探索,2012(12):108-112.
-
5邓江祁.黄兴地方自治思想探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1):84-87.
-
6谢遵议,谢宾.梁启超地方自治思想探微[J].德州学院学报,2015,31(5):56-59.
-
7徐建平.清末直隶州县自治运动初探[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8(4):66-70.
-
8王春华.现代作家的“饮酒观”[J].餐饮世界,2009(11):62-63.
-
9王中原.“晨星”不灿烂[J].咬文嚼字,2009(9):35-36.
-
10彭学宝.孙中山与毛泽东地方自治思想比较述评[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23(7):53-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