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马克思》的阿尔都塞情结
被引量:5
L. Althusser's Complex of Return to Marx
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2-16,共5页
Philosophical Trends
参考文献4
-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59页.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第8-9页.
共引文献2121
-
1屈永华.宪政视野中的清末报刊与报律[J].法学评论,2004,22(4):115-121. 被引量:4
-
2张立波.身体在实践话语中的位置[J].天津社会科学,2004(4):14-19. 被引量:5
-
3李文阁.活动、生命、意见和思维方式——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J].学术研究,2004(7):46-52. 被引量:12
-
4张奎良.三维境界的合一:马克思言说的共产主义[J].社会科学战线,2004(4):33-39. 被引量:15
-
5于桂芝.劳动和休闲的哲学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再认识[J].社会科学战线,2004(4):235-237. 被引量:7
-
6刘日明.马克思的法哲学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人文杂志,2004(4):38-44. 被引量:1
-
7马长山.法律的“人本精神”与依法治理[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10(4):35-42. 被引量:22
-
8陈其人.东西方经济发展同中有异的历史哲学——王亚南教授对经济史方法论的贡献[J].中国经济问题,2004(4):71-80. 被引量:1
-
9张文喜.历史唯物主义岂能谋取神学的支持——对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的批评[J].学术月刊,2004,36(7):14-20. 被引量:3
-
10张琼.《动物园的故事》中的异化与否定[J].当代外国文学,2004,25(3):124-129.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92
-
1李涛.“回到马克思”:一个可疑的口号[J].哲学研究,2000(4):37-38. 被引量:6
-
2何萍.论“回到马克思”现象[J].学习与探索,2004(5):1-5. 被引量:12
-
3陈学明.我们今天如何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J].哲学研究,2002(2):3-5. 被引量:11
-
4周山.解读《指物论》[J].哲学研究,2002(6):74-79. 被引量:9
-
5杨学功.传统本体论哲学的终结和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J].现代哲学,2002(1):19-26. 被引量:18
-
6杨耕.马克思如何成为现代西方哲学的开创者[J].学术月刊,2001,33(10):16-23. 被引量:10
-
7徐崇温.再评“西方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6):79-88. 被引量:4
-
8哲学动态(月刊)[J].哲学动态,2002(1). 被引量:1
-
9王雨辰.关于研究和评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再答徐崇温先生[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6):74-84. 被引量:3
-
10任平.马克思的现代性视域与当代中国新现代性建构[J].江苏社会科学,2005(1):51-57. 被引量:34
二级引证文献16
-
1韩璐,史小宁.为什么说“马克思的原话就像蝙蝠”?——对马克思经典文本内在差异性的解释学分析[J].思想理论战线,2022(6):46-55.
-
2杨金海.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的现状和未来[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7(3):58-64. 被引量:10
-
3姬长军.国内阿尔都塞定性问题研究[J].兰州学刊,2006(11):31-34. 被引量:6
-
4姬长军.国内阿尔都塞认识论研究动态[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4(4):55-60.
-
5姬长军.阿尔都塞认识论研究现状评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9(1):16-21.
-
6姬长军.阿尔都塞认识论研究述评[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1-5. 被引量:1
-
7姬长军.国内阿尔都塞认识论研究述评[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2):48-51.
-
8姬长军.国内阿尔都塞认识论研究现状[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6(1):8-13.
-
9邢荣.2000年以来国内阿尔都塞研究述评[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3):156-161.
-
10姬长军.阿尔都塞认识论研究述评[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6,5(4):47-51.
-
1唐正东.《回到马克思》真的具有阿尔都塞情结吗?——与郝敬之商榷[J].哲学动态,2003(2):2-7. 被引量:1
-
2宇波彰,彭曦.“回到马克思”的意义——评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第三版)[J].学海,2014(1):197-199.
-
3费云舒.经济学语境“回到马克思”[J].文学教育(中),2013(4):14-15.
-
4张一兵.让理论在自省性的问题域中生长[J].南京社会科学,2005(2):1-3. 被引量:2
-
5张一兵.但开风气不为师——《回到马克思》的本真心路历程[J].哲学动态,2001(3):14-17. 被引量:11
-
6王浩斌.被遮蔽的重农学派:从《回到马克思》的研究思路说起[J].南京社会科学,2005(2):11-14. 被引量:3
-
7陈挺.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的历史认识论及其方法论效应——基于《回到马克思》的文本学解读[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4(6):5-7.
-
8胡大平.也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方法与学术规范——与聂锦芳商榷[J].哲学动态,2003(2):8-12. 被引量:7
-
9新田滋,彭曦.马克思研究的新视阈——评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第三版)[J].哲学分析,2014,5(3):14-18.
-
10陈爱华.关于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进程的新诠释——读张一兵《回到马克思》[J].南京社会科学,2000(4):2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