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当代法学》
2001年第10期44-45,共2页
Contemporary Law Review
二级参考文献10
-
1周蕖.美苏高等教育经验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J].中国社会科学,1984(3):3-20. 被引量:5
-
2汪永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东西方大学与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
3布鲁贝克 王承绪 等.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
4博耶.美国大学教育:经验、问题与对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
5虞昊 杜旭.“我希望对中国作出更多的贡献”-追思著名华裔物理学家任之恭教授[J].科学画报,1996,(3).
-
6南京大学高教室.中国高校学科结构的现状与改革,高校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学报,1986,.
-
7杨之岭 林冰.美国高等学校学生的能力培养[J].外国教育,1983,(5).
-
8李骥 武永胜.培育新颖的科研体制[J].北京大学研究学生学刊,1997,(4).
-
9崔大伟,陈昌贵.对外开放与中国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1998,19(1):50-56. 被引量:8
-
10叶忠海,缪克成.大学生“智能结构”的研究和培养[J].教育研究,1981,2(1):31-36. 被引量:2
共引文献154
-
1王加壮.体育教学与非智力因素发展的联系[J].体育视野,2023(8):70-72.
-
2佘远富,许思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守正”与“创新”[J].现代教育管理,2021(7):32-38. 被引量:19
-
3杨娟,韦燕燕,欧阳雄姣,黄华存,邹承武,冯家勋.广西大学植物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3,42(2):217-222. 被引量:1
-
4孙刚成,李英杰.以学生为本的大学生培养策略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8(4):126-127. 被引量:1
-
5韩俊彦,王立民.大学生素质测评体系研究[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3,19(3):52-55. 被引量:4
-
6徐国凯,陈明华.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1,3(z1):126-128. 被引量:5
-
7夏建全,祁鸿芳,张维玲.关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专业素质问题的探讨[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8(2):58-61.
-
8石教兴,石义杰.论教育"灰系统"中的素质教育[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2(6):123-127.
-
9瞿维中.论职业院校经济类专业教学方法的革新[J].科技资讯,2007,5(15):223-224.
-
10杨小峻.论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82-85.
同被引文献54
-
1杨冶文.试论高等法律教育中“法律实验室”的设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S1):28-29. 被引量:1
-
2姚建涛,杜庆贵.关于模拟法庭教学的若干问题[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3):65-66. 被引量:25
-
3刘耀彬.高等法学教育的方向与教学方法的选择[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77-80. 被引量:8
-
4肖北庚.公民财产权保障之宪法飞跃——宪法修正案第22条之划时代意义[J].时代法学,2004,2(2):3-8. 被引量:6
-
5廖丹,钟华.STS教育模式对法学本科实践教育的启示[J].云梦学刊,2004,25(4):99-101. 被引量:3
-
6曾宪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国法学20年[J].法学家,1999(1):141-147. 被引量:13
-
7李龙.论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革[J].中国法学,1997(6):57-61. 被引量:62
-
8段耀洲.犯罪心理成因[J].法学杂志,1999,20(4):48-48. 被引量:1
-
9胡亚球.对我国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重构[J].法学评论,1999,17(1):132-137. 被引量:55
-
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J].江西教育(管理版)(A),1999(Z1):4-8. 被引量:58
引证文献18
-
1郭丹,王伟.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教学方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6):108-110. 被引量:3
-
2陈瑾娴,窦梅.诊所式法律教育与传统法律教育模式之比较[J].科技创业月刊,2005,18(7):128-130. 被引量:1
-
3蔡炎斌.论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20(1):129-130. 被引量:16
-
4胡卫萍.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法律职业素质教育[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22(B12):212-215. 被引量:12
-
5岳平.建构法治社会中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模式[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7(4):125-128. 被引量:1
-
6刘潇潇.论地方高校法学综合实训教学体系的建构[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5):229-231. 被引量:3
-
7刘潇潇.论高校模拟审判教学模式的建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1):178-181. 被引量:5
-
8刘潇潇.模拟审判:高校法科学生实务能力培养的路径选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2):193-197. 被引量:2
-
9郭晶梅.论模拟审判与高校法科学生实务能力的培养[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5(3):53-56. 被引量:2
-
10杨琳.论诊所式法律教育与民事法律思维的培养[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21):232-232.
二级引证文献56
-
1张培尧.实践性法律教学的反思与完善[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2):43-47. 被引量:10
-
2张育.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案例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J].考试周刊,2007(11):81-83. 被引量:5
-
3陈春.民办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教育模式研究——以法学专业为视角,兼论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性[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88-89. 被引量:2
-
4段浩.法学实践教学体系中综合性模拟法庭教学管理研究[J].长治学院学报,2014,31(1):113-116. 被引量:1
-
5袁立光,王亮.当代大学生盗窃行为剖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5):144-147. 被引量:3
-
6潘吉平.加强人文关怀,预防大学生重复违纪[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22(2):57-60. 被引量:3
-
7蔡炎斌.论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20(1):129-130. 被引量:16
-
8蒋晓玲.法学本科分类教学问题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3):203-205. 被引量:12
-
9田玉红.试论案例分析在世界贸易组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理论界,2006(4):239-240.
-
10何颖.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3):182-184. 被引量:6
-
1仇宇,杜环欢.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的现实性选择[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5(1):69-71. 被引量:1
-
2项波,段春霞.浅析我国法学本科教育课程设置的缺陷[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7,28(2):33-35. 被引量:3
-
3房丽.如何在法律逻辑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4):54-54.
-
4刘树忠.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研究——以法学专业为例[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4(4):111-114.
-
5项波,陶知翔.浅议我国法学课程设置的缺陷与完善[J].教育与职业,2007(29):130-131. 被引量:6
-
6徐慧敏.法律教育的困惑与现实性选择[J].青年文学家,2013(21):114-115.
-
7戚金霞.试析法律逻辑在法学教育中的意义[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30(6):39-40.
-
8李华斌.仁心厚爱 刚毅求法 记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薛剑祥[J].中国审判,2013(6):36-38.
-
9向晶鑫.精神病人暴力犯罪的调查与思考[J].楚天主人,2010(3):39-41. 被引量:1
-
10毛永红.法律逻辑学教学措施应用研究[J].经济师,2011(3):144-14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