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第一讲 血栓性疾病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正常情况下,机体的血液在血管内始终处于流动状态,虽然血液中有大量凝血物质,但同时又具有溶解凝块的成分,因而并不自动凝固,一旦发生病理情况,血液可在心腔及血管内自行凝固,形成血栓。血栓体积逐渐增大,可阻塞该处血管,也可以从血管壁上脱落,随血流而栓塞其他血管,两者均可造成动脉闭塞,导致组织缺血梗死。血液中的凝血成分发生聚集和凝固,通常与下列因素有关。 1.血管壁因素当外伤、感染引起动静脉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肿瘤细胞浸润等情况损伤血管壁后。
作者 肖开棋
出处 《中国乡村医生》 1993年第1期26-28,共3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