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水稻旱育高效栽培生态生理特性研究——Ⅱ.南方早稻旱育栽培的光合作用及物质生产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992年在长沙将旱育秧和湿润育秧与大田“稀植、前控、中后促”栽培法(T栽培法)和“适度密植、前促、中稳、后补”栽培法(C栽培法)组合成四套栽培技术体系。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旱育秧栽于本田后,其个体和群体的光合叶面积大,光合强度高,干物质积累多,生物产量高;南方早稻大田C栽培法较T栽培法,具有个体叶面积小、光合强度较低、干物质积累少,但其群体叶面积系数和生物产量高,有利籽粒产量提高。
作者
唐湘如
卢向阳
成京生
机构地区
水稻旱育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及应用理论研究课题组
出处
《作物研究》
1993年第2期10-14,18,共6页
Crop Research
关键词
水稻
育秧
栽培
光合作用
分类号
S511.104.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29
1
唐湘如,卢向阳,成京生.
水稻旱育高效栽培生态生理特性研究——Ⅲ.南方早稻旱育栽培的根系特性及产量形成[J]
.作物研究,1993,7(4):1-4.
被引量:3
2
吴永祥,陈留根,王选正,卢水生,张锡贵,倪玉峰.
水稻肥床旱育秧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
.江苏农业科学,1993,21(3):1-4.
被引量:17
3
唐湘如,卢向阳,成京生.
水稻旱育高产低耗栽培生态生理特性研究——Ⅰ.南方早稻旱育秧苗生态生理特性[J]
.作物研究,1993,7(1):5-7.
被引量:8
4
冷扬国.
早稻长秧龄旱育秧苗特性[J]
.作物杂志,1995(1):29-30.
被引量:1
5
杨建昌,王志琴,朱庆森.
水稻在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脯氨酸的累积与抗旱性的关系[J]
.中国水稻科学,1995,9(2):92-96.
被引量:27
6
王建华,刘鸿先,徐同.
超氧物歧化酶(SOD)在植物逆境和衰老生理中的作用[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89,25(1):1-7.
被引量:613
7
马晓东,俞友法,徐世广,胡官军,杨忠秋.
早稻旱育秧栽培的增产效果、生育特性及其配套技术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1995,36(2):51-55.
被引量:11
8
徐信光,陈建国,郭本森.
早稻秧旱育增产效应与机理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1995,36(4):183-185.
被引量:9
9
赵广明,韩建伟,石晶,梁春兰,赵丽娥.
北方地区马铃薯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马铃薯,2006,20(6):366-368.
被引量:2
10
梁君,黄旭海.
地膜覆盖马铃薯早熟丰产栽培技术[J]
.现代化农业,2007(4):23-2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5
1
唐湘如,卢向阳,成京生.
水稻旱育高效栽培生态生理特性研究——Ⅲ.南方早稻旱育栽培的根系特性及产量形成[J]
.作物研究,1993,7(4):1-4.
被引量:3
2
唐湘如,卢向阳,傅健羽.
水稻旱育高效栽培生态生理特性研究Ⅳ.南方早稻旱育栽培的氮代谢及米质性状[J]
.作物研究,1994,8(1):18-20.
被引量:1
3
江立庚,徐建云,韦善清,何礼健,林鉴钊,何龙飞.
杂交早稻旱育秧生育特性及增产途径研究[J]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1997,16(3):180-185.
被引量:8
4
赵言文,丁艳锋,陈留根,黄丕生.
水稻旱育秧苗抗旱生理特性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1,34(3):283-291.
被引量:35
5
王超楠,宋述尧,毛立宝,赵春波,张松婷,温涛.
北方地区大棚马铃薯早熟高产栽培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7,39(3):270-272.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1
1
李爽,李爽,王雅平,牟彬,赵艳菲,李婷婷,韩玉珠.
马铃薯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20,42(3):269-279.
被引量:5
2
何礼健,江立庚,徐建云,韦善清.
水稻旱育秧苗与湿润育秧苗的生理生化特性比较[J]
.杂交水稻,2004,19(4):55-58.
被引量:2
3
王强盛,丁艳锋,严定春,赵长华,揭水通,黄丕生.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旱育秧苗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4,27(3):11-14.
被引量:20
4
何开跃,李晓储,黄利斌,张永兵,胡晓健.
干旱胁迫对木兰科5树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4,13(4):20-23.
被引量:61
5
周泉澄,陈国祥,陈利,吕川根,庄丽娟,黄春娟.
育秧方式对两系高产杂交稻苗期光能转化特性影响的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05,33(1):11-14.
被引量:1
6
唐湘如,盛孝邦.
3088S×R1514光合生产特性及产量构成初探[J]
.湖南农学院学报,1994,20(4):301-303.
被引量:1
7
唐湘如,卢向阳,傅健羽.
水稻旱育高效栽培生态生理特性研究Ⅳ.南方早稻旱育栽培的氮代谢及米质性状[J]
.作物研究,1994,8(1):18-20.
被引量:1
8
秦华东,张国宏,肖巧珍,唐茂艳,陆福勇.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研究进展[J]
.广西农业科学,2006,37(3):233-237.
被引量:12
9
周青,王纪忠,康晓鹏,张春红.
水分胁迫对不同基质所育水稻秧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6,27(4):70-73.
被引量:4
10
周青,王纪忠,康晓鹏,张春红.
有机基质育秧对秧苗素质及其抗旱性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2007,23(2):98-102.
被引量:13
1
唐湘如,卢向阳,傅健羽.
水稻旱育高效栽培生态生理特性研究Ⅳ.南方早稻旱育栽培的氮代谢及米质性状[J]
.作物研究,1994,8(1):18-20.
被引量:1
2
再生稻旱育稀植可提早成熟[J]
.福建农业,1994,0(4):7-7.
3
陈燕萍.
塑料软盘旱育抛秧栽培技术[J]
.农村经济与技术,2000,22(3):43-43.
4
洪松.
狠抓技术落实 提高水稻旱育成秧率[J]
.农家科技,1994(2):44-45.
5
董雪明,柳林生.
春花茬早稻旱育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J]
.嘉兴农业,1997(1):14-15.
6
杨志富.
早稻旱育栽培秧龄和插植密度试验初报[J]
.福建稻麦科技,2008,26(3):7-9.
7
郭祖寿.
早稻不同品种旱育栽培最佳叶龄与播种量[J]
.福建农业,1998(3):7-8.
8
唐湘如,卢向阳,成京生.
水稻旱育高效栽培生态生理特性研究——Ⅲ.南方早稻旱育栽培的根系特性及产量形成[J]
.作物研究,1993,7(4):1-4.
被引量:3
9
李树藩,王翔,杨豁林,贺德明.
水稻旱育苗床土调制剂的研究[J]
.土壤肥料,1989(2):16-19.
10
魏筑英,张焕云,赵家禄,虎德元,陈远德.
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比较[J]
.西南农业学报,1997,10(1):28-32.
被引量:1
作物研究
199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