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挤压造山带内地壳震波反射模式的构造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暂时定为奥陶系-志留系的地壳的地震反射模式沿着纽芬兰阿巴拉契亚山脉走向出现。利用不对称挤压系统的沙箱模型,产生了类似的断层模式,倾向相反、逐渐扩大的剪切带被局限于基本波速不连续面之上。反射波模式可能是由于力学上相似的作用产生的,其应力不连续面是由陆-陆碰撞时地幔甚至下地壳的挤离和下冲造成的。相似的震波反射模式也出现在阿巴拉契亚-加里东褶皱带其他地方以及新、老挤压造山带中,这说明导致地壳不对称变形的挤离和下冲可能是挤压造山带的普通特征。
作者
Garry Quinlan
范俊喜
刘艺林
出处
《地震地质译丛》
1994年第2期29-33,共5页
关键词
地震波
反射模式
造山带
构造模型
分类号
P315.3 [天文地球—地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刘富贵,于建国,王金铎,刘智勇.
一种特殊的气藏反射模式──平亮点[J]
.石油物探,1996,35(4):71-75.
被引量:1
2
Ratsc.,L,李继亮.
东阿尔卑斯挤压造山带中的引张作用[J]
.国外地质(北京),1991(3):12-16.
3
卢占武,高锐,李秋生,贺日政,匡朝阳,侯贺晟,熊小松,管烨,王海燕,Klemperer S L.
Test of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ing across Central Uplift of Qiangtang Terrane in Tibetan Plateau[J]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2009,20(2):438-447.
4
C.Beaumont,沈军.
下伏岩石圈俯冲引起的挤压造山带内的地壳变形方式[J]
.地震地质译丛,1995,17(4):37-43.
5
刘宇平,陈智梁.
喜马拉雅造山带南北向伸展构造变质岩的压力-温度(p-T)轨迹证据[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1994,15(1X):52-60.
被引量:2
6
Quinl.,G,黄子齐.
挤压造山带中地壳地震反射模式的大地构造模式[J]
.国外地质与勘测,1995(3):22-25.
7
刘和甫,汪泽成,熊保贤,李永林,刘立群,张建珍.
中国中西部中、新生代前陆盆地与挤压造山带耦合分析[J]
.地学前缘,2000,7(3):55-72.
被引量:130
8
张卫华.
大牛地气田盒3段富气储层反射模式及预测[J]
.天然气工业,2009,29(4):33-35.
被引量:4
9
Garry Quinlan,郭华.
挤压造山带中地壳地震反射型式的构造模式[J]
.地质科学译丛,1994,11(3):13-17.
10
伍杨洋,冯军.
前陆盆地研究进展[J]
.新疆石油地质,2003,24(1):87-91.
被引量:4
地震地质译丛
199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