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微生物细胞的絮凝与微生物絮凝剂
被引量:
4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比较了普通絮凝剂与微生物絮凝剂在絮凝微生物体方面的机理、性能、应用状况及发展趋 势.重点探讨了微生物絮凝剂的作用机理、开发状况与应用特点及潜力.提出了今后这方面的研究方向.
作者
吴健
戴桂馥
机构地区
郑州大学河南省基础及应用科研所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7-29,32,共4页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Control
关键词
废水处理
微生物细胞
絮凝
微生物絮凝剂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468
引证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435
参考文献
1
1
张佩芳,倪哲明.
脱乙酰甲壳质处理含淀粉废水的试验[J]
.环境污染与防治,1990,12(3):22-23.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17
1
张文清,金鑫荣,蔡培光.
壳聚糖作为吸附絮凝剂的应用进展[J]
.食品工业,1994,15(4):51-52.
被引量:15
2
刘睿,周启星,张兰英,王兵,孙丕武.
水处理絮凝剂研究与应用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8):1558-1562.
被引量:49
3
倪哲明,张佩芳.
壳聚糖的提取、纺丝及医用研究[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1995,23(2):157-160.
被引量:2
4
王学东,辛锋,夏文水,郇美丽,张利萍,柴渊.
壳聚糖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5,24(3):18-23.
被引量:5
5
张美华,蒲富永.
聚铁絮凝处理淀粉废水的试验研究[J]
.重庆环境科学,1996,18(2):28-30.
被引量:9
6
李敬恒,郭茹辉,宋正润.
高分子量丙烯酸钠聚合物絮凝淀粉废水的研究[J]
.河北化工,2006,29(4):57-59.
被引量:1
7
沈连峰,王谦,高俊红,张军.
淀粉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40(4):440-444.
被引量:23
8
李维静.
甲壳素、壳聚糖的性质、制备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0):58-60.
被引量:23
9
李为群,刘健,赵宇华.
高分子絮凝剂开发应用新动向[J]
.环境污染与防治,1997,19(3):32-36.
被引量:58
10
张连凯,张仁志,宋述瑞,杨慧,张一婷.
淀粉废水处理方法研究进展[J]
.污染防治技术,2008,21(3):61-64.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468
1
秦培勇,张通,张晨鼎,刘进荣.
微生物絮凝剂及其絮凝机理的研究进展[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3):166-170.
被引量:7
2
焦文云,李强,肖利萍.
聚合硫酸铁生产新技术在给水处理上的应用[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2):218-221.
被引量:9
3
秦培勇,张通,陈翠仙.
微生物絮凝剂MBFTRJ21的絮凝机理[J]
.环境科学,2004,25(3):69-72.
被引量:37
4
黄晓武,成文,胡勇有,黄志华.
微生物絮凝剂处理建材废水研究[J]
.工业用水与废水,2004,35(3):25-27.
被引量:9
5
褚良银,陈文梅,杜燕.
絮凝法处理工业废水的试验研究[J]
.工业水处理,1993,13(3):26-28.
被引量:23
6
汪德生,张洪林,蒋林时,邱峰.
微生物絮凝剂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J]
.工业水处理,2004,24(9):9-12.
被引量:34
7
俞志明,邹景忠,马锡年,李全生.
治理赤潮的化学方法[J]
.海洋与湖沼,1993,24(3):314-318.
被引量:63
8
彭晓文,邱廷省,陈明.
微生物絮凝剂L-3絮凝性能及废水处理研究[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5(7):35-38.
被引量:15
9
颜酉斌,张洪林.
微生物絮凝剂及其应用[J]
.北方环境,2004,29(4):31-33.
被引量:6
10
王进,刘慧霞,杨洋.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与开发前景[J]
.酿酒,2004,31(5):35-38.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46
1
周桂英,张强,曲景奎.
微生物絮凝剂的菌种培养及絮凝活性研究[J]
.生物技术,2004,14(5):65-67.
被引量:2
2
杨延梅.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培养条件研究[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24(4):152-156.
被引量:3
3
王安民.
早实良种核桃的简易修剪法[J]
.林业实用技术,2005(2):11-13.
4
容锵桃,张鸿郭,周少奇.
微生物絮凝剂研究进展[J]
.环境技术,2005,23(4):43-46.
被引量:6
5
陶涛,刘程飞,袁居新.
微生物絮凝剂普鲁兰去除原水浊度的技术研究[J]
.工业用水与废水,2005,36(5):30-32.
被引量:1
6
刘自莲,施永生,李鹏.
污泥调理剂[J]
.云南化工,2005,32(5):55-58.
被引量:6
7
董晓斌.
新型生物絮凝剂的研究与应用[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1):52-54.
被引量:16
8
张晶,王战勇,苏婷婷,朱焕山,孙建华.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及应用前景[J]
.环境保护科学,2006,32(4):17-20.
被引量:5
9
樊忠昌,马同森.
水处理絮凝剂的研究进展[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5(12):53-57.
被引量:3
10
李旭,李小明,杨麒,曾光明.
一株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絮凝特性研究[J]
.生物技术,2007,17(1):33-37.
被引量:17
二级引证文献
435
1
李宁杰,兰琪,陈中维,刘洁,吴磊,王敦球,张浩,黄小霞,潘莉,陈一聪,覃业维.
黄孢原毛平革菌BKMF-1767产絮凝剂PCF-1767的絮凝特性及其机理解析[J]
.微生物学通报,2020,47(2):431-439.
被引量:16
2
巩彧玄,高星爱,王鑫,解娇,凤鹏,王飞虎,马玉芹,李忠和.
分离、筛选和鉴定猪场污水污染物降解微生物及应用效果分析[J]
.东北农业科学,2020,45(1):99-103.
被引量:5
3
高凡.
效果器的原理及使用技巧[J]
.科技资讯,2005,3(34):62-65.
被引量:2
4
姜小东.
水处理工艺中强化混凝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z1):39-42.
被引量:1
5
周文化,钟秋平.
出芽短梗霉菌的微生物发酵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2004,25(z1):179-186.
被引量:5
6
李桂娇,尹华,彭辉,叶锦韶,梁郁强,张娜.
微生物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2003,19(z1):60-63.
被引量:14
7
王莉.
微生物絮凝剂普鲁兰(Pullulan)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
.科技资讯,2007,5(35):152-152.
被引量:1
8
杨劲峰,赵继红.
微生物絮凝剂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其动力学研究[J]
.供水技术,2008,2(6):5-7.
被引量:4
9
张峻华,李海燕.
微生物絮凝剂应用研究进展[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19(6):21-24.
被引量:1
10
姬李雪,胥京京,范欣芳.
绿色水处理剂的研究与应用分析[J]
.辽宁化工,2012,41(7):696-698.
被引量:2
1
唐赛珍,陶欣.
中国降解塑料的研究与开发[J]
.塑料,2001,30(5):9-12.
被引量:9
2
赵亚灿.
微生物絮凝剂的初步研究[J]
.中国电子商务,2014,0(24):338-338.
3
加强对新型水体污染物的监管[J]
.建设科技,2010(5):27-27.
4
昝逢宇,赵秀兰.
生物吸附剂及其吸附性能研究进展[J]
.青海环境,2004,14(1):15-18.
被引量:34
5
郭映义.
青海发展循环经济应着手的工作[J]
.柴达木开发研究,2005(2):7-8.
6
张爱敏,黄荣光,宁平,贺小昆,赵云昆.
欧3汽车排放法规带来的严峻挑战[J]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A01):63-66.
7
杜忠学,刘曼丽.
生物降解塑料的开发状况和评价试验方法[J]
.当代石油石化,1996,7(3):36-38.
8
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与污水处理技术[J]
.技术与市场,2007(5):21-22.
9
陈静,胡伟东.
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开发进展[J]
.化学与粘合,2001,23(1):33-35.
被引量:14
10
加藤,盛善.
河流与湖泊的直接净化原理及环境修复技术(概要)[J]
.贵州环保科技,2004,10(B09):17-19.
被引量:3
环境污染与防治
199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