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闽西南里田推覆构造带锆石和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分析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闽西南若干鲜明的地质证据表明,里田地区存在较深层次的韧性推覆构造并产生了剪切重熔的花岗岩.推覆造山作用结束以后,必然伴随岩石圈的热松弛(thermal relaxation),造成推覆带的冷却与抬升.由于不同矿物的裂变径迹具有不同的封闭温度。
作者
汪屹华
王世成
康铁笙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开发应用研究部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723-726,共4页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核分析技术开放研究实验室资助项目
关键词
裂变径迹
推复构造带
锆石
磷灰石
分类号
P542.3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6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29
参考文献
4
1
康铁笙,王世成,翟鹏济,冯石.
用裂变径迹研究地质热历史的方法及其在临清坳陷的应用[J]
.石油学报,1990,11(2):22-32.
被引量:9
2
汪屹华,岩石学报,1993年,9卷,增刊
3
汪屹华,1992年
4
Lu Huafu,J South Am Earth Sci
共引文献
8
1
康希栋,张玉生.
当前沉积盆地热史研究中的几种常用方法简介[J]
.南方国土资源,1992(4):61-67.
2
何生,陶一川,姜鹏.
利用多种古地温计研究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的地热史[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5,20(3):328-334.
被引量:19
3
康铁笙,王世成.
用磷灰石封闭裂变径迹长度研究热历史[J]
.核技术,1991,14(7):419-422.
被引量:6
4
曹新焰,严永新,林学庆,李亚玉,成新生,周扬新.
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探讨巴彦浩特石炭系热演化史[J]
.河南石油,2001,15(6):9-12.
被引量:3
5
赵孟为.
磷灰石裂变径迹法在盆地地热史研究中的应用——对康铁笙等人裂变径迹资料的重新解释[J]
.石油学报,1992,13(4):1-9.
被引量:13
6
史建南,姜建群.
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大民屯凹陷的古地温[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3,22(6):18-21.
被引量:6
7
赵俊青,纪友亮,王金友,邹伟宏.
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求取地层剥蚀量[J]
.新疆石油地质,2003,24(6):579-581.
被引量:8
8
纪友亮,杜金虎,邹伟宏,梁宏斌.
渤海湾盆地剥蚀量恢复中的综合分析法[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5):617-621.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160
1
邢光福,陈荣,杨祝良,周宇章,李龙明,姜杨,陈志洪.
东南沿海晚白垩世火山岩浆活动特征及其构造背景[J]
.岩石学报,2009,25(1):77-91.
被引量:77
2
王瑜,万景林,李大明,李齐,曲国胜.
藏南伸展拆离系聂拉木一带构造抬升的热年代学证据[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1,20(4):292-294.
被引量:13
3
SHU LiangShu,WANG Yan,SHA JinGeng,JIANG ShaoYong,YU JinHai,WANG YanBin.
Jurassic sedimentary features and tectonic settings of southeastern China[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09,52(12):1969-1978.
被引量:17
4
柳振江,王建平,郑德文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刘家军,刘俊,付超.
胶东西北部金矿剥蚀程度及找矿潜力和方向--来自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的证据[J]
.岩石学报,2010,26(12):3597-3611.
被引量:39
5
何龙清,陈开旭,余凤鸣,魏君奇,杨爱平,李航.
云南兰坪盆地推覆构造及其控矿作用[J]
.地质与勘探,2004,40(4):7-12.
被引量:55
6
李三忠,刘建忠,赵国春,吴福元,韩宗珠,杨中柱.
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块中生代变形的关键时限及其对构造的制约——以胶辽地区为例[J]
.岩石学报,2004,20(3):633-646.
被引量:89
7
刘乃忠,刘诗光.
福建浦城金竹坑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J]
.福建地质,2004,23(2):59-66.
被引量:9
8
蔡学林,朱介寿,曹家敏,袁学诚.
四川黑水-台湾花莲断面岩石圈与软流圈结构[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5):441-451.
被引量:23
9
王瑜.
构造热年代学——发展与思考[J]
.地学前缘,2004,11(4):435-443.
被引量:32
10
舒良树,周围庆,施央申,殷俊.
江南造山带东段高压变质蓝片岩及其地质时代研究[J]
.科学通报,1993,38(20):1879-1882.
被引量:53
引证文献
3
1
赵红格,刘池洋,姚亚明,王锋,银燕.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差异抬升的裂变径迹证据[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7(3):470-474.
被引量:33
2
余心起,吴淦国,张达,狄永军,代堰锫,邱骏挺.
北武夷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的特征及其控矿作用[J]
.地质通报,2008,27(10):1667-1677.
被引量:22
3
李三忠,索艳慧,李玺瑶,王永明,曹现志,王鹏程,郭玲莉,于胜尧,兰浩圆,李少俊,赵淑娟,周在征,张臻,张国伟.
西太平洋中生代板块俯冲过程与东亚洋陆过渡带构造-岩浆响应[J]
.科学通报,2018,63(16):1550-1593.
被引量:74
二级引证文献
129
1
王飞飞,韩宗珠,林学辉,部雪娇,来志庆.
闽北大嵛山岛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J]
.海洋地质前沿,2020,0(3):31-43.
被引量:1
2
杨林龙,唐宏宇,刘惠民.
斜向伸展变形构造样式及成因机制分析——以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为例[J]
.地质论评,2021,67(S01):129-130.
被引量:4
3
张鹏辉,张小博,方慧,王小江,刘建勋.
地球物理资料揭示的嫩江—八里罕断裂中段深浅构造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20,50(1):261-272.
被引量:8
4
李斌,宋岩,孟自芳,夏斌,李相博.
中国中部前陆盆地盆山耦合关系分析[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1):23-28.
被引量:10
5
林秀斌,陈汉林,Karl-Heinz WYRWOLL,程晓敢,王旭龙,付可昂,廖林,肖骏,Bryan KRAPEZ.
青藏高原东北部隆升:来自宁夏同心小洪沟剖面的证据[J]
.地质学报,2009,83(4):455-467.
被引量:25
6
赵红格,刘池洋,王建强,张东东.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部的横向构造带探讨[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3):490-496.
被引量:11
7
曹金舟.
准噶尔南缘磷灰石裂变径迹定年及其构造意义[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4):649-655.
被引量:8
8
王长明.
运用案例法进行拓展性教学——以“矿田构造学”教学为例[J]
.中国地质教育,2010,19(2):109-111.
被引量:2
9
李建华,张岳桥,董树文,施炜,李海龙.
北大巴山凤凰山基底隆起晚中生代构造隆升历史--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约束[J]
.地质科学,2010,45(4):969-986.
被引量:21
10
代堰锫,余心起,吴淦国,李春麟,邱骏挺,张家菁,罗平.
北武夷蔡家坪铅锌矿床硫化物特征、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时代[J]
.地学前缘,2011,18(2):321-338.
被引量:11
1
Ito.,H,苏生瑞.
日本中部南FossaMagna地区花岗岩体的构造史:锆石裂变径迹分析新证据[J]
.国外地质与勘测,1990(4):13-21.
2
曹伟.
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中段前缘构造浅析[J]
.石油实验地质,1994,16(1):35-42.
被引量:18
3
任战利,肖晖,刘丽,张盛,雷利庆,秦勇,韦重韬.
沁水盆地新生代抬升冷却事件的确定[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26(1):109-113.
被引量:17
4
ZHENG Yong,YU XinQi,YUAN WanMing,WANG De'En,JIANG GongBing,ZHU DeLai,WANG Cheng,JIA YingYing.
Exhumation history of the Huangshan granite pluton,southern Anhui Province:New insights from fission-track analysis[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11,54(4):528-539.
被引量:5
5
王云鹏,耿安松,刘德汉.
鄂尔多斯盆地晚白垩世以后是否存在构造热事件?[J]
.海相油气地质,2000,5(2):167-171.
被引量:1
6
李理,钟大赉.
泰山新生代抬升的裂变径迹证据[J]
.岩石学报,2006,22(2):457-464.
被引量:51
7
周祖翼,廖宗廷,杨凤丽,傅强.
裂变径迹分析及其在沉积盆地研究中的应用[J]
.石油实验地质,2001,23(3):332-337.
被引量:35
8
袁万明,董金泉,保增宽,安银昌.
新疆阿尔泰造山带构造作用的锆石裂变径迹分析[J]
.地球学报,2005,26(B09):239-243.
被引量:6
9
朱炎铭,秦勇,张有生,李田忠.
黄骅坳陷裂变径迹分析与古生代烃源岩受热演化[J]
.煤炭学报,2001,26(2):113-116.
被引量:9
10
曹强,叶加仁,唐大卿.
伊通盆地渐新世以来构造活动历史的裂变径迹分析[J]
.矿物岩石,2009,29(2):66-71.
科学通报
1994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