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越过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吗——“十一五”的一个重要问题及其争论
被引量:8
出处
《中国发展观察》
2005年第2期14-16,共3页
China Development Observation
同被引文献69
-
1马元柱.福建省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97-101. 被引量:14
-
2徐瑜.我国石油石化产业聚集现状及发展策略[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4,20(4):11-15. 被引量:9
-
3高德步,吕致文.内外环境制约下的中国新型工业化战略选择[J].改革,2004(3):23-29. 被引量:20
-
4崔大沪.开放经济中的中国产业增长模式转变[J].世界经济研究,2004(9):54-60. 被引量:56
-
5吴学花,杨蕙馨.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10):36-43. 被引量:157
-
6李佐军.中国进入重化工业阶段符合客观规律[J].经济,2004(9):62-62. 被引量:3
-
7江小涓.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挑战与战略[J].经济研究,2004,39(10):4-13. 被引量:48
-
8王一鸣.新的发展阶段:阶段性特征及其战略选择[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24(10):5-11. 被引量:11
-
9黄鲁成,吴菲菲,李阳.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制造业创新[J].经济管理,2004,30(21):20-23. 被引量:6
-
10李佐军.警惕地方政府主导重化工业发展[J].经济管理文摘,2004(21):32-3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8
-
1李晓华,吕铁.Fast-growing sectors as the drivers of China's growth[J].China Economist,2009,4(1):114-124.
-
2高煜.关于我国重化工业化争论的反思及发展道路的新阐释[J].求是学刊,2005,32(6):68-75. 被引量:3
-
3鉴学伟,刘传刚.关于广东走新型重型化工业发展道路的探讨[J].南方经济,2005,34(11):85-87.
-
4高煜.从重化工业化争论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选择[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6,8(2):58-61.
-
5何爱国.论当代中国的新工业化思潮[J].河北学刊,2006,26(6):141-146. 被引量:1
-
6李晓华,吕铁.中国工业高增长的行业因素:分布、特征与结构变动[J].改革,2008(8):55-61.
-
7费文博,于立宏.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互动发展研究:以石化产业为例[J].统计研究,2009,26(11):36-43. 被引量:13
-
8于立宏,费文博.中国石化产业园区与循环经济互动发展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11):25-33.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26
-
1侯晓惠.关于柴达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思考[J].资源与产业,2011,13(S1):126-129. 被引量:2
-
2李磊,刘继.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产业网络群落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7):82-85.
-
3章亚泉.基于油气资源产业集聚的区域创新体系营建研究[J].中国外资,2011(8):230-231.
-
4黄永兴,徐鹏,孙彦骊.金融集聚影响因素及其溢出效应——基于长三角的实证分析[J].投资研究,2011,30(8):111-119. 被引量:34
-
5秦成逊,王珂,董树.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模式的现状分析和转型策略[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6):57-61. 被引量:1
-
6施昱年,张秀智.产业园区与城乡结合部产业集群的共生关系——以北京中关村丰台科技园为案例[J].经济管理,2012,38(7):21-31. 被引量:6
-
7邱学林.辽宁营口沿海经济带石化产业集群培育研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2):27-29. 被引量:1
-
8施昱年,田甜,张秀智.城乡结合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对土地生产效率的影响——以中关村丰台科技园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3,27(8):45-51. 被引量:5
-
9蓝庆新,彭一然,冯科.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基于北上广深四城市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3(9):98-106. 被引量:57
-
10孙康,王昱方,肖寒.石化产业集聚水平测度及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4(4):33-39. 被引量:15
-
1赵晓.中国能越过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吗——“十一五”的一个重要问题及其争论[J].理论参考,2005(10):46-47.
-
2卢良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三农”工作新阶段的首要任务[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6(4):4-7.
-
3“十一五”汽车发展纲要年内出台[J].汽车维修,2005(9):1-1.
-
4孙梅君.农民负担的现状及其过重的根源[J].中国农村经济,1998(4):7-12. 被引量:42
-
5张益民,张稚辉,张安龙.陕西造纸工业“十一五”发展研究[J].中华纸业,2006,27(8):23-25. 被引量:2
-
6赵书海.我省“十五”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分析与展望[J].河北经济研究,2005(5):4-6.
-
7林伦.石油蓝图新标向——“十一五”我国石油产业发展环境探析[J].中国石油企业,2006(1):36-37.
-
8江南.2006年美国化工业十大预言[J].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06(3):33-33.
-
9庞晓华.2007年美国化工业七大预言[J].中国石化,2007(2):57-57.
-
10萧华.2006年美国化工业十大预言[J].中国石化,2006(2):66-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