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江苏农村经济》
2005年第3期37-38,共2页
Jiangsu Rural Economy
同被引文献14
-
1熊毅.我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激励有效性分析[J].社会科学,2006(11):43-49. 被引量:8
-
2江曾培.“输血造血”与“抽血吸血”[J].检察风云,2004(22):57-57. 被引量:1
-
3文山州贫困学生救助办法(试行)[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04,0(21):21-22. 被引量:1
-
4王川.小额信贷问题依旧[J].银行家,2005(3):66-67. 被引量:5
-
5陈婷.浅谈“参与式”扶贫模式[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1):93-96. 被引量:6
-
6陈植奎.广东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思考与对策[J].南方农村,2005,21(2):35-37. 被引量:4
-
7高红阳.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研究现状述评[J].当代经济研究,2005(10):23-28. 被引量:30
-
8牛霞,张宗毅,文英.我国政府农村扶贫中的组织效率问题分析[J].中国农业经济评论,2006,4(2):177-182. 被引量:3
-
9[1]拉丰,马赫蒂摩.激励理论:第1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
10[4]Center for Research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cy Reform.Working Paper:60[R].Palo Alto:Stanford University,2000.1-34.
二级引证文献6
-
1张达,邓文伟.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策略选择的量化研究——以邵阳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9):4305-4307. 被引量:1
-
2金明生,金璐.图书馆信息扶贫的驱动因素、路径选择及其引申[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6):25-28. 被引量:17
-
3王梦冉,徐琦,王晓.河北省金融扶贫模式问题与对策——以河北省望都县为例[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0(19):63-64. 被引量:1
-
4李颖.社会扶贫资源整合的类型及其适应性[J].探索,2015(5):146-151. 被引量:13
-
5沈方武.信息不对称对金融扶贫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7(2):22-26. 被引量:5
-
6刘俊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数字脱贫分析[J].时代金融,2017(35):238-239. 被引量:2
-
1顾则呜.经济后进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思考──兼谈甘肃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1995(1):42-43.
-
2顾则鸣.经济后进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思路兼论甘肃怎么办?[J].西部高新科技,1994(4):24-25.
-
3青木健,汪慕恒.亚洲国家的持续经济增长与技术革新[J].南洋资料译丛,1997(3):1-4.
-
4李怀方.统筹城乡发展是长期艰巨的任务[J].北京观察,2008(7):37-38.
-
5董庆民.刍议新农村建设中的“是”与“非”——城市近郊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探讨[J].时代潮,2006,0(4):30-31.
-
6初露头角的台州民间商会[J].浙江工商,2001(10):29-30.
-
7康璘,田明.相对落后地区新农村建设道路探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7(01X):84-85.
-
8舒仕梅.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思考[J].财会学习,2015(8):177-178. 被引量:1
-
9黄永祥.引导后进民族地区农民走向市场[J].中国合作经济,1995(10):21-22.
-
10高科技与西部地区的发展——“军转民与西部相对滞后地区发展”研讨会侧记[J].哲学动态,1995(7):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