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北魏龙门“秀骨清像”与西晋墓志画像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随着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孝文帝迁洛,石窟寺开凿的重点,也由云冈转移到龙门.文成帝和平年间(公元460-465)开凿的昙曜五窟,主尊大都面型方圆、高鼻挺直、偏袒右肩、雄浑粗犷,受印度键陀罗样式和"凉州模式"的影响.
作者
宫万琳
机构地区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71,共1页
Art Observation
关键词
北魏
墓志
孝文帝
鲜卑族
石窟
凉州
西晋
龙门
改制
印度
分类号
K87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1
1
曾景祥.
写意画、工笔画技法的包容性之比较研究[J]
.美术观察,2001(11):60-62.
被引量:2
2
王一飞.
写意为象——浅析传统工笔人物画之写意性艺术特征[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0,8(3):67-75.
被引量:5
3
彭丽.
浅谈工笔画色彩的传统及其现代发展[J]
.艺术探索,2006,20(4):73-74.
被引量:8
4
释慧皎撰,汤用彤点校.《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37页,下同版本,不再标出.
5
杨街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63.
6
张彦远撰,冈村繁译注.《历代名画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
董诰等编,孙映逵等点校.《全唐文》,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8
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7.
9
《大唐西域记·屈支国》.
10
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821页.
引证文献
2
1
黎臻,袁济喜.
从北魏龙门石窟艺术透视南北审美文化的交融[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25(5):129-136.
被引量:2
2
陈怡名.
浅议工笔画的技巧艺术[J]
.科教文汇,2018(18):161-16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苏轼.
从南北朝后期佛教造像透视南北审美文化的交融[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5(10):37-38.
2
邓新航,汪小洋.
2006~2015年中国佛教石窟研究综述[J]
.艺术探索,2017,31(1):86-105.
被引量:1
1
张焯.
徐州高僧入主云冈石窟[J]
.文物世界,2004(5):8-14.
被引量:4
2
古正美.
再谈宿白的凉州模式(摘要)[J]
.敦煌研究,1988(2):21-22.
被引量:7
3
郭静娜.
昙曜与云冈石窟[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2(6):80-83.
4
周建刚.
月圆凉州[J]
.大众电影,2005,0(16):7-7.
5
古马.
裴林安和他的画[J]
.都市生活,2011,0(7):109-112.
6
杨炎德,王泽庆.
隋仁寿三年观世音菩萨石雕[J]
.文物,1981(4):47-48.
被引量:7
7
陈锽.
试论魏晋南北朝佛教石窟造像模式(续)[J]
.新美术,1995,16(4):14-24.
被引量:1
8
陈小鸣.
云冈第二十窟佛造像的浑和美——先秦美学在北魏的成熟[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4(2):130-132.
被引量:1
9
刘云辉.
陕西出土的汉代玉韘形佩[J]
.收藏,2009(1):97-99.
10
于春.
论佛教考古研究中的“模式”[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3(3):47-51.
被引量:3
美术观察
200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