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戏剧文学衰微的文化背景
被引量:4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Decline of the Theatre Literature in China's Mainland
出处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9-11,共3页
Journal of Yunnan Arts University
共引文献9
-
1董健.论中国当代戏剧精神的萎缩[J].中国戏剧,2005(4):9-12. 被引量:34
-
2董健.戏剧文学衰微的文化背景[J].戏剧文学,2005(2):4-7. 被引量:7
-
3李春雨,刘勇.老舍话剧之魅及其当代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7(6):41-50. 被引量:3
-
4陈吉德.为每部戏找到各自独特的风格——新世纪林兆华导演论[J].新世纪剧坛,2012(3):14-19. 被引量:1
-
5周泉.后历史、新历史、泛历史、非历史——近年来历史题材剧的一种读法[J].戏剧文学,2010(10):4-9. 被引量:1
-
6刘丽文.论人艺版话剧和电影《赵氏孤儿》对传统寓意的改写[J].艺术百家,2013,29(1):62-67. 被引量:4
-
7焦阳.澄怀静观关照下的“空的空间”——林兆华戏剧美学研究[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7(3):20-27.
-
8栗征.我不是赵氏孤儿——从林兆华版《赵氏孤儿》到张杭《国王的朋友》[J].戏剧与影视评论,2022(2):23-38.
-
9张劲.杂语共生 中国传统戏曲对林兆华戏剧导演美学的影响[J].中国戏剧,2019,0(5):58-60.
同被引文献25
-
1高行健.要什么样的戏剧[J].文艺研究,1986(4):88-91. 被引量:40
-
2陈恭敏.当代戏剧观的新变化[J].戏剧艺术,1985(3):4-7. 被引量:15
-
3张应湘.《我为什么死了》导演札记[J].戏剧艺术,1980(1):56-60. 被引量:3
-
4林克欢.导演艺术的多元发展与整体垮越[J].戏剧艺术,1986(4):74-91. 被引量:4
-
5敏泽.文学价值论中的主体性原则[J].中国社会科学,1995(4):149-160. 被引量:3
-
6胡志毅.剧作与舞台:田沁鑫戏剧的多重透视[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1):48-54. 被引量:3
-
7阿莱斯 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M].胡菊云,张云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
8Polan D. Francis Bacon:The logic of Sensation[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rledge, 1994 : 55-229.
-
9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138.
-
10安托南阿尔托.残酷戏剧--戏剧及其重影[M].桂裕芳,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80.
-
1董健.中国大陆戏剧文学衰微的文化背景[J].广东艺术,2005(1):4-6.
-
2胡洋.戏剧人物角色与历史中人物形象的差异——观京剧《曹操与杨修》[J].艺海,2016(11):22-24.
-
3尹晓东.吹尽狂沙始到金 再看京剧《曹操与杨修》[J].中国戏剧,2008(4):18-19. 被引量:1
-
4董健.戏剧文学衰微的文化背景[J].戏剧文学,2005(2):4-7. 被引量:7
-
5沈达人.从史到剧——《曹操与杨修》创作漫议[J].剧本,2005(3):73-75. 被引量:2
-
6翁顺顺.英雄·常人——浅析《群英会》和《曹操与杨修》中的曹操性格形象[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0(4):105-105.
-
7郭冰茹.文学大时代中的“小时代”[J].芒种,2013(12):39-41.
-
8《曹操与杨修》和《贞观盛事》的区别[J].戏剧艺术,2008(6):107-107.
-
9张成起.叹杨修之死[J].中国审计,2004(12):78-79.
-
10吴乾浩.选家的胆识与才力──评“中国当代十大正、喜、悲剧集”[J].艺术百家,1994,10(2):105-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