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04年第13期25-26,共2页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同被引文献14
-
1张福娟.工读生不良人格和行为形成的原因及教育对策[J].心理科学,2002,25(4):468-469. 被引量:18
-
2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被引量:7704
-
3张月娟,阎克乐,王进礼.生活事件、负性自动思维及应对方式影响大学生抑郁的路径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1(1):96-99. 被引量:134
-
4江琴娣,杨福义.工读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3):622-625. 被引量:26
-
5曾天德.高职护理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2):107-113. 被引量:12
-
6鞠青.中国工读教报育研究报告[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
7谢永德,胡俊崎(编著).礼丰穗盈[M].广州市工读教育十年巡礼,2007.
-
8约瑟夫·弗莱彻著.境遇伦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19.
-
9.资料来源: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
10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二级引证文献14
-
1潘一帆.犯罪隐患青少年矫治的创新型方法——关于新加坡创新犯罪隐患青少年矫治课程对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司法矫治的启示[J].楚天法治,2018(33):158-160.
-
2杨苗苗,关荐,陈鹏.基层战士情绪与应付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3):359-362. 被引量:4
-
3李林,向友余.跨文化情绪与行为障碍学生教育与安置对比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3,33(10):133-135.
-
4何英.关于“问题学生”研究的综述[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3,11(3):92-95. 被引量:3
-
5杨新国,徐明津,陆佩岩,黄霞妮,黄雪雯.心理资本在留守初中生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调节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4(4):60-64. 被引量:48
-
6石军.中国工读教育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反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5,7(2):16-25. 被引量:11
-
7石军.德国巴伐利亚州促进学校对中国工读学校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5,0(6):14-19. 被引量:5
-
8张红坡.大学生生活事件对应对方式的影响: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10):1582-1585. 被引量:29
-
9刘慧瀛,王婉.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状态焦虑的关系——反刍思维的中介效应和自我肯定的调节效应[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7,31(9):728-733. 被引量:43
-
10李中良,王孝龙.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专门学校招生与课程困局的改革[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8,6(5):74-80. 被引量:2
-
1饶立.工读学校发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基础教育参考,2004(11):37-38. 被引量:1
-
2陈员筜.论工读学校德育基本模式[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2(1):73-75. 被引量:1
-
3孙一兵.五四时期的平民教育与工读教育[J].北京党史,2000(6):24-26. 被引量:1
-
4李玉非.工读教育发展问题探讨[J].教育史研究辑刊,2009(6):7-10. 被引量:3
-
5郑褚.工读学校兴衰尴尬[J].中国新闻周刊,2006(38):38-39. 被引量:5
-
6张雅彦.让孩子们开好头起好步[J].师道(教研),2014(3):10-10.
-
7青少年学生始犯心理征兆的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1981(3):45-45.
-
8宋莹.棍棒教育使他举起了棍棒[J].少年儿童研究,2000(5):18-19.
-
9叶永坚.忌体罚,更忌“心罚”[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5(4):21-22. 被引量:1
-
10本月聚焦:“三好学生”[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7(4):56-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