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多元融合与创造性转换——胡风文艺思想构成解析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胡风文艺观的形成和发展, 既离不开特定的时代和社会的影响与限定,同时也是胡风作为理论主体面对时代视野中的思想资源, 进行多元择取、融合的结果, 而这种个人化的择取和融合的过程, 也就是胡风文艺思想的创造性构建过程。
作者
周燕芬
机构地区
西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5-82,共8页
Literary Review
关键词
创造性转换
思想构成
融合
多元
解析
胡风文艺思想
形成和发展
思想资源
理论主体
构建过程
文艺观
个人化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7
1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A]..《胡风全集》第3卷[C].,.第501页.
2
胡风.《略谈我与外国文学》[A]..《胡风全集》[C].,第7卷.第262-263页第264页第259页.
3
梁真译.《别林斯基论文学》[M].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第52页.
4
胡风.《<七月>编校后记》[A]..《胡风全集》[C].,第2卷.第695-696页.
5
[匈]卢卡契著 王春江译.《沦新现实主义》[J].《文学月报》,1940.
6
艾晓明.
胡风与卢卡契[J]
.文学评论,1988(5):51-65.
被引量:10
7
卢卡契.《审美特性》第2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8页.
8
[匈]卢卡契.《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1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53页,第65页,第48页,第55页.
9
胡风.《理想主义者时代的回忆》[A]..《胡风全集》[C].,第2卷.第269页.
10
鲁迅.《苦闷的象征·引言》[A]..《鲁迅全集》第10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32页.
共引文献
30
1
张新颖.
没有凭借的现代搏斗经验──与胡风理论紧密关联的路翎创作[J]
.当代作家评论,2001(5):49-57.
被引量:8
2
周燕芬.
七月派的救亡姿态与启蒙精神[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4):32-41.
被引量:4
3
赵顺宏.
“主观战斗精神”与“精神奴役的创伤”——论胡风文艺思想的主体性特质[J]
.浙江学刊,2006(3):43-48.
被引量:2
4
林平.
人文与历史两种价值的交合——谈杨牧政治抒情诗的审美价值取向[J]
.当代文坛,2007(6):155-157.
5
陈方竞.
胡风与鲁迅: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左翼理论资源[J]
.文史哲,2008(2):145-154.
被引量:2
6
刘东方,程娟娟.
“可恨”与“可怜”--《肥皂》新解[J]
.鲁迅研究月刊,2008(3):69-73.
被引量:6
7
张业松.
胡风理论的错位与遭际[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3):179-186.
8
支克坚.
冯雪峰、胡风与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流派问题[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4):37-54.
被引量:6
9
仲呈祥,张金尧.
坚持“美学的历史的”标准的和谐统一——关于艺术批评标准的若干思考[J]
.文艺研究,2008(10):5-15.
被引量:22
10
高文波.
胡风“三十万言书”解读[J]
.学术界,2010(2):108-11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3
1
骆玉明.
中国文学的路——谈章培恒先生的中国文学史研究[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5):35-40.
被引量:6
2
王向远.
胡风和厨川白村[J]
.文艺理论研究,1999(2):58-64.
被引量:3
3
章培恒.
李梦阳与晚明文学新思潮[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4(3):6-15.
被引量:29
4
白烨.
三十年人性论争的情况[J]
.文学评论,1981(1):34-44.
被引量:3
5
洁泯.
论“人类本性的人道主义”——批判巴人的《论人情》及其他[J]
.文学评论,1960(1):28-38.
被引量:11
6
章培恒.
关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评价[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29(1):78-87.
被引量:23
7
孙明君.
追寻遥远的理想——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回顾与瞻望[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4(1):48-56.
被引量:7
8
章培恒.
明代的文学与哲学[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31(1):1-9.
被引量:10
9
黄理彪.
如何重写文学史──访章培恒教授[J]
.文史哲,1996(3):98-100.
被引量:5
10
章培恒,马世年.
中国文学的古今演变——章培恒先生学术访谈录[J]
.甘肃社会科学,2007(1):54-58.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陈广宏,徐隆垚.
章培恒学案[J]
.上海文化,2018(6):83-9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吴承学.
明清诗文研究七十年[J]
.文学遗产,2019(5):24-33.
被引量:6
2
严峰,顾雷.
“古籍+”:新时代大学出版社古籍工作新范式的思考[J]
.出版广角,2022(12):21-25.
被引量:3
1
张华.
诗意下的书写——迟子建铁凝小说创作谈[J]
.昌吉学院学报,2002(4):25-27.
被引量:1
2
庄伟杰.
诗三首[J]
.扬子江(诗刊),2006,0(6):49-50.
3
中国文化与现代性在相互参照中建构[J]
.大庆社会科学,2011(4):160-160.
4
陶光友.
试论《文心雕龙》的理论主体[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41(6):80-82.
5
赵绍春.
移植下的象征主义与戴望舒诗歌创作[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1):81-82.
被引量:1
6
张炎兴,赵秀芳.
论实证会计研究在我国的创造性转换[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3):5-8.
7
周静.
知识经济背景下儒家思想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探析[J]
.中原工学院学报,2016,27(5):103-105.
8
朱华阳.
原型·典型·兴象——论屈原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的意义[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5):7-11.
9
程勇.
文学理论的创新困惑与发展可能性[J]
.创作与评论,2013(12):16-20.
10
林化富.
要解决国有资产产权不清的问题[J]
.产权导刊,2006(2):45-46.
文学评论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