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稳系数法在玉米区试中的应用与评析
被引量: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用高稳系数(HSC)分析了2003年国家玉米区域试验东华北春玉米(二组)产量汇总资料,结果表明,辽127、渝单8号、TY90128、LD9002和丹3086为高产稳产性品种;同时还分析了平均产量(X)、标准差(S)、变异系数(CV)、回归系数(b)、HSC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准确、可靠、简便易行,并与实践相吻合。
作者
张丽颖
王金君
石清琢
姜敏
机构地区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出处
《杂粮作物》
CAS
2005年第2期69-71,共3页
Rain Fed Crops
关键词
玉米
高稳系数法
相关性
分类号
S513.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81
同被引文献
155
引证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33
参考文献
3
1
温振民,张永科.
用高稳系数法估算玉米杂交种高产稳产性的探讨[J]
.作物学报,1994,20(4):508-512.
被引量:575
2
李发民,毛建昌.
品种稳定性参数和高稳系数在玉米区试中的应用与分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2(1):79-83.
被引量:12
3
刘海燕.
利用高稳系数法综合分析玉米新品种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3,11(1):37-38.
被引量:30
二级参考文献
7
1
温振民,张永科.
用高稳系数法估算玉米杂交种高产稳产性的探讨[J]
.作物学报,1994,20(4):508-512.
被引量:575
2
南京农业大学.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第二版)[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91-101.
3
徐静斐.品种稳定性参数的估算方法及其在品种区试中的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1982,(9):31-33.
4
南京农业大学,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第2版),1992年,91页
5
范濂,农业试验统计方法,1983年,404页
6
徐静斐,江苏农业科学,1982年,9期,31页
7
张冬娟,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7年,2期,9页
共引文献
581
1
孟静娇,陈百翠,李琰聪,刘婷婷,杨纪明.
区域试验中玉米品种的高产稳产性综合分析与评判[J]
.中国农学通报,2020(21):11-18.
被引量:11
2
徐澜,冯玉萍,安伟,高志强.
南引品种扬麦系列丰产稳产及适应性分析[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38(5):16-21.
3
林柏桂,邝作祥.
粤北地区普通玉米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J]
.基层农技推广,2023(3):24-27.
被引量:3
4
苗任重,刘志强.
大豆区试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探讨[J]
.北京农业,2007(33):1-2.
被引量:5
5
姜永平,吴春芳,陈惠,徐泉方.
鲜食大豆区试高产性、稳产性分析方法的评选[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6,22(3):17-21.
被引量:8
6
吴伟华,柳家友,贾延钊.
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适应性综合评判[J]
.玉米科学,2004,12(z1):46-47.
被引量:24
7
杨晓辉,陈惠,王振秋,张立新.
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中国北方片春播花生新品种[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26(z1):37-40.
被引量:1
8
赵军华,卢华兵,郭章贤.
甜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J]
.玉米科学,2005,13(z1):37-38.
被引量:5
9
翟素琴,张梅荣,马志国,罗小永,张俊红.
杂交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性评价[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3,32(3):8-10.
被引量:2
10
张欣,周顺利,郝学景,司书丽,何光荣,蔡淑玲,张旭.
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性研究[J]
.玉米科学,2010,18(5):35-38.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155
1
姜永平,吴春芳,陈惠,徐泉方.
鲜食大豆区试高产性、稳产性分析方法的评选[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6,22(3):17-21.
被引量:8
2
杨引福,李耀文,岳瑞谦,张仁和.
玉米自交系Y75及其陕单16的选育研究[J]
.玉米科学,2004,12(z1):29-31.
被引量:5
3
吴伟华,柳家友,贾延钊.
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适应性综合评判[J]
.玉米科学,2004,12(z1):46-47.
被引量:24
4
王建迎.
认真做好玉米区域试验工作[J]
.玉米科学,2004,12(z1):53-54.
被引量:3
5
赵军华,卢华兵,郭章贤.
甜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J]
.玉米科学,2005,13(z1):37-38.
被引量:5
6
梁江,陈渊,程伟东.
大豆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J]
.广西农学报,2001,16(2):34-36.
被引量:11
7
黎裕,王天宇,刘成,石云素,宋燕春.
玉米抗旱品种的筛选指标研究[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4,5(3):210-215.
被引量:134
8
姚宏亮,赵玉山.
对玉米品种区试审定工作有关问题的探讨[J]
.种子科技,2004,22(5):251-252.
被引量:4
9
贾连璋,柳家友.
玉米铁单八号丰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1993,22(3):2-4.
被引量:1
10
张颖珍.
平凉市16个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丰产稳定性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2004,13(4):104-10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1
1
刘占柱,姚丹,沈刚,王丕武.
几种稳定性分析法在大豆品种区试中的应用与评析[J]
.吉林农业科学,2007,32(2):19-21.
被引量:21
2
欧阳西荣,涂先德,吴玉林,屠乃美.
玉米品种高产稳产性与抗旱性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3):267-272.
被引量:6
3
欧阳西荣,涂先德,吴玉林,刘山.
玉米品种穗部性状与高产稳产性的关系[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5):525-529.
被引量:5
4
祝云芳,王天宇,陈华璋,陈泽辉.
玉米杂交种金单999的丰产性、适应性和稳产性评价[J]
.种子,2008,27(10):123-124.
被引量:7
5
王兵伟,时成俏,覃德斌,覃永嫒,黄安霞.
玉米品种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方法比较[J]
.种子,2009,28(1):105-108.
被引量:27
6
徐蕊,王启柏,王滨,张春庆.
高产抗旱玉米品种选择评价方法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2):60-68.
被引量:7
7
孙迷平,贾宝华.
高稳系数法分析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性的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51-52.
被引量:8
8
张健,张兴端,霍仕平,晏庆九,向振凡,张芳魁,余志江.
应用高稳系数法综合评价玉米区试品种的高产稳定性[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2):31-32.
被引量:7
9
张恩盈,赵永厚,宋希云.
玉米新品种莱农糯10号丰产性、稳产性及品质分析[J]
.辽宁农业科学,2011(6):1-4.
被引量:3
10
常程,韩雷,张书萍.
区试中玉米品种丰产稳产适应性评价方法的应用比较[J]
.辽宁农业科学,2012(4):22-24.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133
1
孟静娇,陈百翠,李琰聪,刘婷婷,杨纪明.
区域试验中玉米品种的高产稳产性综合分析与评判[J]
.中国农学通报,2020(21):11-18.
被引量:11
2
孟静娇,谢志坚,陈国斌.
因子分析法在玉米生产试验中的应用[J]
.农学学报,2020,10(2):12-17.
被引量:6
3
易代勇,周正邦,朱文华,李向勇,王代谷.
贵引07-15等果蔗新品种(系)高产、稳产及适应性的分析评价[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9,11(S2):74-77.
被引量:6
4
欧阳西荣,涂先德,吴玉林,刘山.
玉米品种穗部性状与高产稳产性的关系[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5):525-529.
被引量:5
5
方向前,杨粉团,付稀厚,柴寿江,孟祥盟,谭国波,张丽华,赵洪祥,闫伟平,边少锋,李伟堂,于雷,李忠芹,郑军虎,李桂梅,郑在环.
吉林省润湿冷凉区玉米吉单198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4):199-202.
被引量:72
6
平俊爱,张福耀,吕鑫,杜志宏,郭建文.
稳定性参数法在饲草高粱区试中的应用[J]
.作物杂志,2008(2):30-32.
被引量:3
7
孙志超,荆绍凌,张志军,周小辉,岳尧海,张建新,任军.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和相关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0):54-55.
被引量:4
8
沈学善,李金才,屈会娟,魏凤珍,刘莉,孟佳佳,李雪玉洁.
太和县夏玉米新品种的产量性状和适应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5):155-157.
被引量:4
9
徐蕊,王启柏,王滨,张春庆.
高产抗旱玉米品种选择评价方法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2):60-68.
被引量:7
10
单芳胜.
淮北地区夏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关键增产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3):74-75.
被引量:2
1
刘永红.
玉米成单13稳产性分析与调控技术研究[J]
.绵阳农专学报,1995,12(2):32-36.
2
吕建华.
AMMI模型在小麦品种区试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3):411-412.
被引量:9
3
于洪全.
秩次分析法评价玉米新品种[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11):7-9.
被引量:1
4
郑伟.
利用AMMI模型分析大豆品种区域试验[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5(2):15-18.
被引量:7
5
伊江山,王瑞,李中青,郭二虎.
长农41号谷子新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6):54-54.
被引量:1
6
华劲松.
凉山州苦荞麦新品系产量性能及稳定性分析[J]
.种子,2012,31(10):100-101.
被引量:1
7
李国强,周吉,曹治彦,路小芳,徐萍,张正斌.
玉米根系伤流量与产量关系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11,26(6):114-117.
被引量:9
8
卫云宗,刘新月,乔蕊清.
高产耐旱冬小麦育种技术及其评价方法研究[J]
.小麦研究,2001,22(2):1-5.
被引量:4
9
朱晓平,郑新,陶志,管利军.
东疆地区杂交棉区域试验品种的丰产性及适应性分析[J]
.棉花科学,2016,38(1):20-24.
被引量:3
10
邱强,赵婧,张伟,张明浩,闫晓艳,石一鸣.
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区域品种适应性综合分析[J]
.大豆科技,2014(4):9-13.
被引量:6
杂粮作物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