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性与新诗的转型
被引量:11
Nature of Grass Root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New Poetry
出处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28,共6页
Southe1rn Cultural Forum
同被引文献49
-
1西川.太像诗人的诗人不是好诗人[J].诗潮,2006(1):52-53. 被引量:4
-
2吴思敬.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与当代诗歌主潮[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2):114-120. 被引量:10
-
3郑敏.关于汉语新诗与其诗学传统10问[J].山花,2004(1):104-105. 被引量:3
-
4李少君.草根性:当代诗歌上升的动力[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2(4):120-122. 被引量:1
-
5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J].文学评论,1993(3):5-20. 被引量:263
-
6乐黛云.“情”在中国[J].文艺争鸣,2005(4):58-61. 被引量:8
-
7李少君.关于诗歌“草根性”问题的札记(节选)[J].诗刊,2004(12):41-42. 被引量:9
-
8陈先发.我们都是有源头的人[J].诗刊,2004(23):15-15. 被引量:3
-
9张大为.郑敏访谈录[J].诗刊,2003(1):17-19. 被引量:8
-
10万中舰,等.哲学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引证文献11
-
1罗小凤.“行走在记忆的洪荒旷野”——仫佬族青年作家何述强散文的精神特质之探[J].河池学院学报,2009,29(6):67-72.
-
2张德明.新世纪诗歌中的文化怀旧[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1(3):4-9. 被引量:1
-
3赵东.论李少君的“草根性”诗学理论与传统诗学的汇通及当下意义[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1):110-113.
-
4陈芝国.新世纪诗歌底层写作的文学史意义[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33(6):59-64.
-
5吴投文.新诗史视野中的“草根性”诗学及其走向[J].诗探索,2014(1):61-69.
-
6宋宝伟.“草根诗学”理论的价值解析[J].文艺评论,2018(6):4-12.
-
7陈俊娟,张伟.论雷平阳诗歌中的民生关怀[J].昭通学院学报,2014,36(4):70-72.
-
8彭修芸.新世纪诗歌创作向度的嬗变[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13):40-41.
-
9王士强.新世纪诗歌:活力大于危机[J].南方文坛,2018(4):121-124. 被引量:4
-
10江晓媛.论小学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0(5):166-166.
二级引证文献8
-
1涂刘俊.在孤独与黑暗中指向爱与光明——吴投文诗歌浅析[J].社会科学动态,2018(8):115-117.
-
2余文翰.90年代口语诗歌的精神结构及其“应用”问题[J].南方文坛,2019(5):74-79.
-
3魏振国.主流话语视域下21世纪诗歌一瞥[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1(4):162-166.
-
4余梦帆,刘川鄂.“创造”与“制作”:关于微软小冰作诗软件的几点思考[J].当代文坛,2021(5):158-165. 被引量:3
-
5吴红涛.回到康德:诗学问题与审美正义[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24,44(1):51-59.
-
6高玉.新世纪中国文学的语言现状及其思考[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4,19(1):1-10.
-
7王向辉.新媒体时代新诗的传播与接受[J].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3(3):78-81.
-
8王爱雯.缅怀文化,回归传统——论新世纪诗歌的诗意“突围”[J].青年文学家,2016,0(7Z):30-31.
-
1王爱松.王蒙:从单纯到“杂色”[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66-72.
-
2刘波.诗人要有孤独的勇气[J].诗选刊,2006,0(3):94-95.
-
3张文明.“畸人”形象比较——谈鲁迅和舍伍德·安德森笔下人物[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7):122-123.
-
4吴桂霞.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戏剧冲突[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4):95-97. 被引量:3
-
5苏中.失衡之思(评论)[J].安徽文学,2013(12):135-137.
-
6李奇志,漆咏德.新世纪湖北女作家创作论[J].湖北社会科学,2016(11):106-110.
-
7王士民.海子:没落诗国的神话[J].呼兰师专学报,2003,19(1):21-26.
-
8尹晓琳.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发展态势[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6):55-57. 被引量:5
-
9李锋.山谷俗艳词“本色”研究[J].职业技术,2007,0(8):163-163. 被引量:2
-
10闵军,刘桂传.散文衰落原因初探[J].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4):53-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