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敬业与乐业》看梁启超的趣味主义教育观
被引量:1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7-18,共2页
参考文献8
-
1梁启超.《美术与生活》[A]..《饮冰室合集》第5册[C].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4页.
-
2梁启超.《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A]..《饮冰室合集》第5册[C].中华书局,1989年版..
-
3梁启超.《学问之趣味》[A]..《饮冰室合集》第5册[C].中华书局,1989年版..
-
4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社奋斗三十二年发见的新生命》[A]..《黄炎培教育文集》第四卷第223页[C].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
-
5黄炎培.职业教育之礁[J].教育与职业,1923(1):1-3. 被引量:37
-
6黄炎培.《职业教育之定义》[A]..《黄炎培教育文选》[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86页.
-
7.《梁启超文选》下册[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458页.
-
8郑振铎.《梁任公先生》[A]..《中国文学研究》第5卷[C].,1929年2月..
共引文献51
-
1王志兵,苏茜.民国商科职业教育“教以实用”思想和实践研究——以20世纪20年代为中心考察[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7(15):89-96. 被引量:2
-
2吴东胜.中国美育形态的古今转换和历史变迁[J].求索,2004(7):147-148. 被引量:3
-
3金雅.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的理论特质及其价值[J].文学评论,2005(2):148-153. 被引量:10
-
4王波.黄炎培教育思想的探索与实践——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4):71-74.
-
5梁德友 ,傅瑞林 .黄炎培人才培养思想及现实意义[J].教育与职业,2005(33):10-13. 被引量:9
-
6林苏.论黄炎培的职教思想与当代高职人才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11):12-13. 被引量:7
-
7赵丽萍.浅析黄炎培社会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J].职教论坛,2006,22(07S):61-64. 被引量:6
-
8傅瑞林.关于高职院校加强职业观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21):23-24. 被引量:10
-
9马振彪.敬业乐群[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23):43-43. 被引量:3
-
10梁德友,傅瑞林.职业观教育:破解职业教育之“礁”的利器[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1):66-68. 被引量:1
-
1张庆熊.复旦召开现象学与解释学国际研讨会[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0(1):13-13.
-
2郭晓媛,陈明杰.《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16(7):18-21.
-
3柯上风.构建校本教研制度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福建教学研究,2006(11):36-37.
-
4廖忠双,魏钢.提高理工科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结合“两课”教学,指导学生开展课余学术研究活动[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25-28.
-
5游慧慧.梁启超“趣味主义”对当代教师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5(1):97-98.
-
6吴再柱.生命的课堂[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2(3):57-57.
-
7曾东.《敬业与乐业》的教学设计[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23):168-169.
-
8王成海.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述评[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16(1):73-76. 被引量:4
-
9刘秀琴.“断章取义”也相宜[J].东西南北(教育),2009(8):48-48.
-
10聂士全.太虚大师的《中国佛学》[J].佛教文化,1995,0(2):43-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