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两种言说方式及其现代命运
被引量:5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1-66,共6页
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参考文献8
-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59页.
-
2周敦颐.《周子通书》[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9页..
-
3季莫菲耶夫.《文学原理》[M].上海平明出版社,1953.第1页.
-
4夏志清.《追念钱钟书先生》[N].台湾《中国时报》,1976年2月9日.
-
5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237页.
-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85页.
-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M].人民出版社,1972.第296页.
-
8周振甫选注.《严复诗文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第172页.
共引文献1091
-
1屈永华.宪政视野中的清末报刊与报律[J].法学评论,2004,22(4):115-121. 被引量:4
-
2张奎良.三维境界的合一:马克思言说的共产主义[J].社会科学战线,2004(4):33-39. 被引量:15
-
3于桂芝.劳动和休闲的哲学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再认识[J].社会科学战线,2004(4):235-237. 被引量:7
-
4刘日明.马克思的法哲学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人文杂志,2004(4):38-44. 被引量:1
-
5马长山.法律的“人本精神”与依法治理[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10(4):35-42. 被引量:22
-
6陈其人.东西方经济发展同中有异的历史哲学——王亚南教授对经济史方法论的贡献[J].中国经济问题,2004(4):71-80. 被引量:1
-
7张文喜.历史唯物主义岂能谋取神学的支持——对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的批评[J].学术月刊,2004,36(7):14-20. 被引量:3
-
8谭培文.利益与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疑难的戈尔迪之结[J].南京社会科学,2004(8):10-16. 被引量:3
-
9赵玲.社会主义社会政治道德的基本内涵及其实现途径[J].政治学研究,2004(2):42-52. 被引量:12
-
10赵德宇.日本近代化溯源——洋学[J].日本学刊,2004(4):136-14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95
-
1洪珉.文气的实质[J].殷都学刊,1985,6(2):29-35. 被引量:2
-
2黄发有.文学出版与90年代小说[J].文艺争鸣,2002(4):58-64. 被引量:9
-
3党圣元.中国古代文论的范畴和体系[J].文学评论,1997(1):15-25. 被引量:32
-
4张海青.文气: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整体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4(1):10-16. 被引量:3
-
5彭继媛.试论民国旧体诗话的入世情怀[J].江苏社会科学,2014(5):160-166. 被引量:5
-
6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建构、解构和重构[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6):48-56. 被引量:9
-
7刘扬忠.也谈古典文学研究“与国际接轨”[J].文学遗产,2005(1):5-13. 被引量:4
-
8杨景龙.加强古今演变研究,拓展新的学科空间[J].文学遗产,2005(1):14-21. 被引量:3
-
9吴承学,沙红兵.中国古代文体学学科论纲[J].文学遗产,2005(1):22-35. 被引量:58
-
10薛富兴.普遍意识:中国美学自我超越的关键环节[J].江海学刊,2005(1):188-19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5
-
1杨赛,任,郜.一年来若干学术问题讨论综述[J].学术月刊,2006,38(4):155-160. 被引量:1
-
2吴建民.古代文学功用价值论及其当代意义[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2-15.
-
3侯文宜.从批评话语到理论研究:20世纪文气论之变迁[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3(6):32-37. 被引量:1
-
4贺根民.论中国诗学道德批评的现代效能[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2(4):60-66.
-
5付优.近代上海游戏场小报的话体文学批评——以《先施乐园日报》为例[J].兰州学刊,2018,0(4):65-81. 被引量:1
-
1姚达兑.史诗重述及其现代命运——评阿来的《格萨尔王》[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12(4):97-100. 被引量:3
-
2黄云峰.《白鹿原》朱先生形象的儒家文化内涵摭谈[J].山花(下半月),2009(1):124-125.
-
3孙玫.亚洲传统戏剧的生产方式及其现代命运 侧重中国戏曲之讨论[J].中国戏剧,2009(1):30-32.
-
4辰炜.森林啊,森林[J].朔方,1998(10):37-38.
-
5罗新河.感应与转型——论钱钟书学术演进历程[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0(6):47-51.
-
6严海燕.一个传统文学意象的现代命运——关于大雁的一点随想[J].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2014(4):8-9.
-
7韩松刚.不能忘却的记忆——浅析毕飞宇小说《哥儿俩好》[J].理论与创作,2008(3):89-92.
-
8徐文.守住自己的爱国心[J].参花(上),2016,0(10):1-1.
-
9马丁.西方古典悲剧精神的现代命运[J].甘肃理论学刊,2001(4):70-73.
-
10陈晓川,薛舒文.黑格尔论自由的实现与现代公民德性的形成——以《法哲学原理》为中心[J].学术交流,2016(12):17-22.
;